[发明专利]一种高密细结构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4241.5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0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裴晓东;汪伟;申保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32 | 分类号: | C04B35/532;C04B35/622;C04B35/626;C04B35/6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吴方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 结构 石墨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细结构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石墨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高密细结构石墨混料不均,压坯弹性后效大、成品率不够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将磨好的针焦粉和一部分沥青粉置于混捏机中先干混,再升高温度湿混,然后加入剩余的沥青粉,待沥青融化后加压二次混捏,制成糊料;将糊料在热轧机上轧制3次,得厚度2mm左右的薄片,待其冷却后破碎磨粉,使其粒度d50为20~40μm;将磨好的糊料粉加热至沥青软化点以下,并趁热装入模具中模压成型,模压结束不脱模,将模具和压坯一并放入焙烧炉中一次焙烧;一次焙烧结束后脱模,再依次进行浸渍、二次焙烧、石墨化;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混料均匀、成品率高,高密细结构石墨产品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密细结构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细结构石墨是用细颗粒焦粉制成的石墨制品,具有孔隙率低、电阻率低、强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核工业和电子领域。近些年来随着技术发展,高精尖产品需求逐渐加大,这也对石墨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高密、细结构的石墨材料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然而,高密细结构石墨在实际生产中却面临诸多困难,因采用细颗粒焦粉原料,其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带来了三方面挑战:其一,颗粒越细,表面能越高,在混捏过程中,物料团聚现象明显,沥青对颗粒的包覆效果下降,很难达到均匀的混捏效果,此外,细颗粒物料混捏要加大沥青用量,而过量沥青将给产品性能带来负面影响。其二,在物料压制成型过程中,当压力泄去后,由于内应力作用,压坯发生弹性膨胀,产生弹性后效,颗粒越细的坯体其弹性后效也越大,这会造成产品性能不均,并且由于弹性后效在垂直与平行压力方向上存在偏差,致使膨胀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差异,表现为坯体开裂,降低成品率。其三,如果采用常规技术参数压制,细结构产品在密度和强度方面会相对偏低,因此成型过程往往会采用更高压力,但高压将进一步加剧弹性后效,又因为细结构坯体孔隙率较低,焙烧过程中的收缩效应将进一步加剧制品开裂,严重降低成品率。这些困难制约了石墨向高密细结构方向转变。因此,亟需一种高密细结构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细结构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高密细结构石墨混料不均,压坯弹性后效大、成品率不够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细结构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对针焦、沥青破碎磨粉,使得针焦粒度d50为5~20μm,沥青粒度d50为10~40μm;
步骤二:将磨好的针焦和一部分沥青粉置于混捏机中先干混,再升高温度湿混,然后加入剩余的沥青粉,待沥青融化后加压二次混捏,制成糊料;
步骤三:将糊料在热轧机上轧制3次,得厚度2mm左右的薄片,待其冷却后破碎磨粉,使其粒度d50为20~40μm;
步骤四:将磨好的糊料粉加热至沥青软化点以下,并趁热装入模具中模压成型,模压结束不脱模,将模具和压坯一并放入焙烧炉中一次焙烧;
步骤五:一次焙烧结束后脱模,再依次进行浸渍、二次焙烧、石墨化,最终获得产品。
上述步骤一中优选的,针焦的质量占针焦和沥青总质量的70~80%,针焦为经过1300℃煅烧后的产品,其灰分<0.5%,挥发分<0.3%;沥青灰分<0.5%,挥发分为50~60%,软化点为80~100℃。
上述步骤二中优选的,干混时加入的沥青粉占沥青总量的50~75%。
上述步骤二中优选的,干混温度60~70℃,干混时间10~30min,湿混温度160~180℃,湿混时间10~30min,二次混捏温度180~220℃,混捏时间20~40min,二次混捏前加压至1~4MPa。
上述步骤四中优选的,糊料粉加热至50~70℃;成型压力180~250MPa,保压时间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42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驱动电路及LED驱动芯片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自卸料扫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