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结构、微藻采收袋和微藻采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5471.3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6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翔;李建辉;赵建华;范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26;C12M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郑磊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结构 采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微藻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微藻采收袋和微藻采收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能够相互嵌套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两端贯穿的连接体、用于在无外力状态下封闭连接体中空截面的自封闭结构,所述自封闭结构包括封闭塞、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连接体、封闭塞,任意一所述连接部的封闭塞上设置有用于增大两个封闭塞间距的顶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在微藻采收阶段,省略现有的采收方式中采收前放置采收容器、采收后取走采收容器时需要关闭采收口的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时间,且各连接部能够相互连接、自由连接增大容器容量,自由断开连接取走容器进行运输,采收行动较为自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藻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微藻采收袋和微藻采收装置。
背景技术
微藻作为一种单细胞光合自养生物,在海洋中广泛存在。微藻是真核生物的最简单形式,具有数量庞大,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的特点,作为初级生产者,能高效率地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同时,微藻在进化上具有多源性以及遗传多样性,能够产生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如不饱和脂肪酸、藻胆蛋白、虾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微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抗癌、抗衰老、抗疲劳、抗辐射损伤,还可以利用污水中的无机、有机等污染物生长,因此在食品、生物能源、保健品、动物饲料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较广阔的应用场景,从而促成了微藻培养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
在微藻培养的大规模生产中,在微藻采收的工作效率较低,通常微藻通常通过容器来容纳采收口所流出的微藻溶液,容器满了之后需要更换容器、关闭采收口阀门,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降低采收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微藻采收袋和微藻采收装置,该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采收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能够相互嵌套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两端贯穿的连接体、用于在无外力状态下封闭连接体中空截面的自封闭结构,所述自封闭结构包括封闭塞、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连接体、封闭塞,任意一所述连接部的封闭塞上设置有用于增大两个封闭塞间距的顶杆。
两个连接部相互嵌套进行连接,通过顶杆使得封闭塞31打开进而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在微藻采收阶段,各连接部能够在未连接时关闭,各连接部连接时进行导通,省略现有的采收方式中采收前放置采收容器、采收后取走采收容器时需要关闭采收口的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时间,且各连接部能够相互连接、自由连接增大容器容量,自由断开连接取走容器进行运输,采收行动较为自由。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塞与连接体接触的一面设置有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分别于内壁和外壁对应地形成有阶梯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包括相互嵌套的内杆、外杆,所述内杆和外杆上设置有可啮合的内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防止连接部在嵌套后的脱落的锁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部包括凹槽、球形槽、球、第二弹簧;其中一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凹槽,另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球形槽,所述球设置在球形槽和凹槽之中,所述弹簧的两端你分别与球和凹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球形槽相对于凹槽远离连接部的轴线,所述球形槽远离凹槽的一端设置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内可滑动地设置有压杆,所述压杆一端与球相抵,另一端突出与贯通槽外。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部包括转动套,任意一连接部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套,另一连接部和转动套上设置有可啮合的内外螺纹。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微藻采收袋,包括袋体、设置在袋体上的连接结构,所述两个连接部分别设置在袋体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学院,未经衢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54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