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极薄宽冷轧外板板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6904.7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4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卢秉仲;周宏伟;王亚东;张冰;李霞;曹志众;孙鹏;于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0 | 分类号: | C21D11/00;C21D9/573;C21D1/26;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2C38/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孙洪津;李馨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极薄宽 冷轧 板板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极薄宽冷轧外板板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2~3卷钢种、规格、力学性能与待制备的极薄宽冷轧外板相近的带钢作为前导料,使所述前导料依次通过开卷机、焊机、清洗段、入口活套、连退炉、出口活套、平整机、涂油机和卷取机。降低所述连退炉内加热段、保温段、缓冷段、快冷段、过时效段、终冷段张力;稳定所述连退炉内各段温度。导入待制备的极薄宽冷轧外板,带钢速度为170~180mpm。该方法工艺设备要求低,成材率高,可有效解决该类带钢在冷轧连退生产时,产生的炉内断带和瓢曲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退火炉控制极薄宽冷轧外板板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节能环保成了汽车制造的主旋律。为完成“碳中和”与“碳达峰”的既定目标,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少废气排放是国内外汽车厂的重要工作。其中,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世界各国不仅大力发展先进高强钢,诸如门板、发动机盖板、顶盖等用于汽车外板的超深冲类钢,同样进行着减薄处理。常规车型的冷轧外板件减薄对原材料生产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于SUV类和商用车型来说,个别外板零部件的减薄对原材料的生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极薄宽(规格:0.65mm*1825mm)冷轧带钢的生产一直困扰着各企业,尤其是对于超深冲汽车外板件来说,除了要保证良好的冲压性能,表面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汽车外观。作为国内某知名车企的一款车型零部件,钢种为DC06,厚度为0.65mm,宽度为1825mm。该类产品在冷轧连退工序生产时,属于极限规格甚至超大纲,板形和表面质量控制是技术瓶颈。该规格极薄宽冷轧带钢在连续退火炉内从“热”转“冷”过程中,受限于自身薄宽比和炉辊热凸度的影响,通常产生的板形缺陷为瓢曲,严重时会发生连退炉内断带。目前,国内鲜有钢铁企业可以批量稳定生产并供货该类钢种、规格的带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冷轧连退工序中有效控制极薄宽冷轧汽车外板板形和表面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工艺设备要求低,成材率高,可有效解决该类带钢在冷轧连退生产时,产生的炉内断带和瓢曲等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控制极薄宽冷轧外板板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2~3卷钢种、规格、力学性能与待制备的极薄宽冷轧外板相近的带钢作为前导料,使所述前导料依次通过开卷机、焊机、清洗段、入口活套、连退炉、出口活套、平整机、涂油机和卷取机;
S2、降低所述连退炉内加热段、保温段、缓冷段、快冷段、过时效段、终冷段张力;稳定所述连退炉内各段温度;
S3、导入待制备的极薄宽冷轧外板,带钢速度为170~180mpm。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连退炉内各段张力具体分布为:加热段、保温段、缓冷段:2~5N/mm2;快冷段:4~9N/mm2;过时效段、终冷段:3~8N/mm2。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连退炉内各段温度具体分布为:保温段:800℃~820℃;缓冷段:660℃~680℃;快冷段:350℃~380℃;过时效段:330℃~270℃。
进一步地,所述缓冷段装置如下:所述缓冷段装置由一个5垂直道次的炉室构成,还包含沿垂直道次上、中、下三段布置的电加热装置。通过开启缓冷段中电加热保温装置,将缓冷段中各分区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带钢横向及厚度方向的温度到达均匀,避免带钢温差过大产生瓢曲风险。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装置为壁挂式,电加热装置材质为80Ni20Cr,通过晶闸管系统进行电流传递,以安装在上、中、下三段中间的热电偶反馈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上、中两段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带钢出口方向的炉壁上,所述下段加热装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操作侧和传动侧的炉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6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