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轴驱动的微型反射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6938.6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9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梅林;梅笑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英伟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瑞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6/08 | 分类号: | G02B26/08;H02N2/00;H02N2/12;H02N2/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徐振兴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微型 反射 | ||
1.一种多轴驱动的微型反射镜,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定向磁场和反射镜套件组成,所述反射镜套件包括:
活动基板,反射镜面置于所述活动基板的上侧面,所述活动基板的背面与固定基板之间设有线圈装置;
固定基板,位于活动基板的下方,通过定位装置或者固定外框与活动基板连接;
换向基板,设置在固定基板内或者固定基板的下侧,内设电流换向电路,用于电连线圈装置的线圈组;
定向磁场,位于活动基板以及线圈装置的下侧,所述定向磁场为具有内外圈磁极,外圈磁极为S或者N极,内圈磁极对应为N或者S极,所构成的内圈磁极和外圈磁极之间呈放射状的磁力线,所述线圈装置的每一线圈组的一导体边位于该磁力线的磁场中;
线圈装置,固定在活动基板的下侧面,为由至少4组构成的伞状或者柱状线圈组,所述每组线圈的伞状弧面或者平面,与活动基板之间为α角,α为0°或者15°-90°,所述每一线圈组中的一导体边固定于活动基板下侧面,另一导体边置于定向磁场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驱动的微型反射镜,其特征在于:外圈磁极、内圈磁极均为圆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驱动的微型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连接活动基板与固定基板的弹性定位柱、或者弹簧、扭簧装置以及与固定基板固定的外框,所述的活动基板通过弹簧或者扭簧装置与外框链接,实现活动基板的定位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驱动的微型反射镜,其特征在于:线圈装置具有:对线圈组施加电流、活动基板及反射镜发生偏转并可以保持在此位置-1处的第一状态;以及撤销线圈组电流后,活动基板及反射镜从此位置-1处的返回原始位置-2的第二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轴驱动的微型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的顶部通过万向转向器与活动基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万向转向器、圆柱体均为导磁材料,万向转向器为球状与活动基板的底面固定连接面为平面,与圆柱体的配合面为球面,相应圆柱体顶部与球状万向转向器的连接配合为凹球面,两者通过定向磁场的内圈磁极磁化后具有磁性而保持吸合,吸合面之间涂有润滑剂,当线圈组收到磁场力,实现活动基板带动球状转向器在圆柱体的球状凹球面内旋转,实现反射镜面的偏转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多轴驱动的微型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转向器,为设置在球状定位器内的旋转球体构成,所述旋转球体与活动基板的底面固定连接贴合面为平面,旋转球体在球状定位器内腔中可以任意旋转或偏转,所述旋转球体被球状定位器所包含的体积大于旋转球体的51%,球状定位器固定在圆柱体的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多轴驱动的微型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基板外侧设置固定外框,通过至少2只弹性连接器将活动基板及反射镜片进行圆周角的固定,防止活动基板围绕圆柱体轴向进行圆周的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驱动的微型反射镜,其特征在于:线圈装置由4组独立的线圈组,成X轴和Y轴的对称分布构成,每个所述线圈组的连接线沿弹性定位装置的表面、或者通过弹性连接导片到达换向基板与电流换向基板上的各自的电流控制电路进行电连,如此设置当至少一对线圈组供电时,即可以实现活动基板带动反射镜面分别围绕X轴或者围绕Y轴进行偏转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驱动的微型反射镜,其特征在于:线圈装置由8组独立的线圈组,成与X轴和Y轴、与XY两轴成45°的A轴和B轴的对称分布而构成,每个所述线圈组的连接线沿弹性定位装置的表面、或者通过弹性连接导片到达换向基板与电流换向基板上的各自的电流控制电路进行电连,如此设置当至少图示的一对线圈组供电时,可以实现活动基板带动反射镜面分别围绕X轴或者围绕Y轴进行偏转偏转、或者围绕A轴或者围绕B轴进行偏转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英伟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瑞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英伟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瑞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69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极板全自动点胶和压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向回溯天线及其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