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用机械式全角度可变气门正时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7148.X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1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袁志远;许敏;徐宏昌;王森;李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机械式 角度 可变 气门 正时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用机械式全角度可变气门正时调节装置,涉及气门正时调整技术领域,包括:凸轮轴、固定相位器、旋转相位器、固定相位器紧固螺栓;所述固定相位器与所述凸轮轴通过所述固定相位器紧固螺栓连接;所述旋转相位器安装于所述固定相位器上。本发明的气门正时调节通过纯机械结构,不需要液压系统、电控系统、控制系统即可工作,气门正时调整角度可是任意角度,不受限制。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门正时调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用机械式全角度可变气门正时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可变气门正时是车用发动机应用的重要技术,特别是排量在1.0L~3.6L范围内的乘用车用汽油机,应用更为广泛。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突出,排放法规层层加严。对于车用发动机,追求较高的动力性能和较低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是不断推进新技术应用的驱动力。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是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处于不同转速、不同负荷的工况下,通过改变气门开启和关闭时刻(相位),来改善发动机的油耗、排放等性能水平。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应用,使得发动机整体油耗降低3%~5%,是非常有效、且性价比较高的节能减排技术。现有车用发动机上应用的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液压驱动形式,另一种为电机驱动齿轮组形式。液压驱动形式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是目前产品车用发动机上主要应用的结构形式,其相位器上布置有三个或四个油腔,转子在每个油腔中都布置有转子叶片结构,将油腔分为左右两个部分,转子叶片与凸轮轴连接,相位器外侧连接发动机正时皮带或正时链条。转子叶片可以在相位器油腔内做相对旋转,相对旋转调节即使气门正时相位调节。每个相位器油腔内的转子叶片都将相位器油腔分割为两个油腔(可称为A油腔和B油腔)。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实时控制A油腔和B油腔的油压和机油流量,即可控制转子与相位器相对角度,也就是控制气门正时相位调节。电机驱动齿轮组形式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是近些年出现的量产新技术,但应用的较少,主要是技术难度高及成本高。其主要靠一对齿轮组改变相位器和凸轮相对位置,靠步进电机进行控制。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实验用机械式全角度可变气门正时调节装置,通过简单可靠机械结构快速实现气门正时控制,为车用发动机提供实验开发和实验验证能力,同时实现产品功能和性能的开发和验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可变气门正时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用机械式全角度可变气门正时调节装置,包括:凸轮轴、固定相位器、旋转相位器、固定相位器紧固螺栓;
所述固定相位器与所述凸轮轴通过所述固定相位器紧固螺栓连接;
所述旋转相位器安装于所述固定相位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轴前端轴径中心布置螺纹孔,所述固定相位器中心布置圆形通孔,所述固定相位器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圆形通孔拧紧在所述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销,且所述凸轮轴上设有凸轮轴定位销孔,所述固定相位器上设有精密加工沉孔,所述精密加工沉孔的底部加工形成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的一端过盈配合于所述凸轮轴定位销孔中,另一端间隙配合于所述定位销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相位器上设置有9个M8螺栓孔,所述旋转相位器设置有3个均布在同一圆上的圆弧形长孔,所述固定相位器与所述旋转相位器安装之后,6颗M8螺栓被配置成穿过其中6个所述M8螺栓孔,并且每两个M8螺栓穿过一个所述圆弧形长孔固定所述固定相位器与所述旋转相位器。
进一步地,所述M8螺栓与所述旋转相位器之间还设置有M8螺栓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相位器的外圆部位设置有同步带齿,所述同步带齿边缘设置有两个同步带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相位器外侧设置第一外圆和第二外圆,所述第一外圆和第二外圆的剖面形状在径向呈阶梯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71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