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立两用肩关节术后防护支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8153.2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7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鲁娟;徐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F5/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44 | 代理人: | 姜飞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肩关节 术后 防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立两用肩关节术后防护支具,包括患肢定位抬高垫,患肢定位抬高垫具有供患肢放入定位的定位凹部,所述患肢定位抬高垫包括固定托以及可分离式配合于固定托上的中节大臂垫,固定托包括靠近肩部的后节托部、自患者关节位延伸至小臂位置的前节托部,以及位于后节托部和前节托部之间的臂垫避让槽,后节托部和前节托部具有供患肢放入定位的定位凹部,中节大臂垫可分离的固定于臂垫避让槽内,中节大臂垫为佩戴在患者大臂上的环状结构,中节大臂垫包括有至少部分对应在患者胸壁一侧的气囊主体以及固定于气囊主体上用于固定在患者手臂上的佩戴组件。具有患者卧立状态下的切换操作方便,佩戴稳定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确切的是用于肩关节术后保持肩关节摆放位置的术后防护支具。
背景技术
肩关节损伤患者卧位时护士通常在患侧肘与胸之间垫软枕,在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针对患者卧位的手术上肢外展定位的相应器具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820622437.2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肩关节外展枕》,立时通过佩戴外展支具。但在现有方式中,存在卧位和立位,患者操作不便的缺陷,而且在立位时,对于一些患者外展支具存在穿脱麻烦,另外对于肩关节的防护通常只需保持一定角度的外展即可;因此间临床上通常采用卷绕的毛巾垫在手臂与胸壁之间方式。虽然免去了传统外展支具穿脱繁琐的问题,但仍然需要两种状态下的切换操作,且存在对术肢摆放定位不可靠的问题,如毛巾卷绕形成的支撑,需要患者施加夹持力保持,容易掉落,且高度不可调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卧立两用肩关节术后防护支具,具有患者卧立状态下的切换操作方便,佩戴稳定可靠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立两用肩关节术后防护支具,包括患肢定位抬高垫,患肢定位抬高垫具有供患肢放入定位的定位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肢定位抬高垫包括固定托以及可分离式配合于固定托上的中节大臂垫,固定托包括靠近肩部的后节托部、自患者关节位延伸至小臂位置的前节托部,以及位于后节托部和前节托部之间的臂垫避让槽,后节托部和前节托部具有供患肢放入定位的定位凹部,中节大臂垫可分离的固定于臂垫避让槽内,中节大臂垫为佩戴在患者大臂上的环状结构,中节大臂垫包括有至少部分对应在患者胸壁一侧的气囊主体以及固定于气囊主体上用于固定在患者手臂上的佩戴组件。
本发明的卧立两用肩关节术后防护支具使用方法为:将中节大臂垫佩戴在患者的大臂上,在立位时,气囊主体支撑于患者侧胸壁上,实现患者的手臂被支撑外展,在卧位时,患者手臂上的中节大臂垫落入臂垫避让槽内,手臂同时经后节托部和前节托部定位托护,从而达到将患者的手臂抬高,使患者手术肩关节处于放松状态;实现部分(中节大臂垫)跟随患者,且气囊较为轻盈,佩戴舒适,患者使用更为方便,且中节大臂垫直接佩戴在患者手臂上,不易掉落。根据调节固定托的外展角度达到肩部外展角度的确定。
优选的,所述前节托部的定位凹部包括供患者大臂定位的后槽体和供患者小臂定位的前槽体,前槽体和后槽体衔接处对应人体肘关节的肘关节对应部,前槽体和后槽体呈夹角布置,前槽体朝向内侧延伸。该结构设计下,实现患者手部内曲摆放,患者手部可自然搭在身体上,使得患者肩部得到更好的防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81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