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2985.1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3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露瑶;陈宏;苏晓强;张冬冬;郑伟;毛泽南;苏鹏举;刘禹杉;肖见祺;高峰;魏川;王思远;张楠;赵百顺;陈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冀东水泥外加剂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隅水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28/02;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兵兵 |
地址: | 0640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羧酸 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外加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聚羧酸减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羧酸母液40~60份,填充粘接剂10~20份,早强剂10~15份,所述填充粘接剂包括聚乙二醇水溶液和改性麦羟硅钠石,所述聚乙二醇和改性麦羟硅钠石二者重量之比为(2~4):(8~16);其制备方法为:将聚羧酸母液、粘接填充剂和早强剂三者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制得聚羧酸减水剂。本申请的聚羧酸减水剂可用于与含泥量高的砂石混合制备混凝土,其具有减少含泥量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外加剂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性能而掺加的物质。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外加剂的添加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聚羧酸因其本身具有的高减水率、高适应性的特点,使其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性能,在实际应用中方便运输,有效提升施工速度和质量。
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因砂石材料含泥量不同,因此过高的含泥量将导致聚羧酸减水剂被泥中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占据,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颗粒的分散性能下降,进而使得混凝土和易性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含泥量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聚羧酸减水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羧酸母液40~60份,填充粘接剂8~14份,早强剂10~15份,所述填充粘接剂包括聚乙二醇水溶液和改性麦羟硅钠石,所述聚乙二醇水溶液和改性麦羟硅钠石二者重量之比为(4~6):(4~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聚乙二醇与改性麦羟硅钠石结合作为填充粘接剂,以聚羧酸母液为载体,聚羧酸减水剂与砂、石、水泥等混合后,聚乙二醇带动改性麦羟硅钠石与泥结合,从而有效减少泥与聚羧酸母液的结合,进而减少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的影响,有效提高混凝土和易性。
优选的,所述改性麦羟硅钠石包括麦羟硅钠石、壳聚糖季铵盐和纳米金属粉,所述麦羟硅钠石、壳聚糖季铵盐和纳米金属粉三者重量之比为(2~4):(1~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壳聚糖季铵盐作为稳固剂将聚乙二醇固定在麦羟硅钠石层间,纳米金属粉对稳固剂的稳固能力进行增强,聚乙二醇分子链部分被固定,部分伸至麦羟硅钠石外并伸至泥的层间,麦羟硅钠石内的壳聚糖季铵盐和纳米金属粉过度至泥的层间将层间封闭,从而减少泥与聚羧酸母液的结合。
优选的,所述填充粘接剂由以下步骤制得:将聚乙二醇水溶液、麦羟硅钠石、壳聚糖季铵盐和纳米金属粉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填充粘接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聚乙二醇水溶液作为载体,简单混合即可制得填充粘接剂,从而对麦羟硅钠石进行改性,并制得填充粘接剂,操作简单。
优选的,所述纳米金属粉为纳米铜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纳米铜粉对稳固剂的稳固能力进行增强,从而有效提高聚乙二醇与麦羟硅钠石的结合强度。
优选的,所述麦羟硅钠石经水热法制备而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麦羟硅钠石的层状结构可储存聚乙二醇、壳聚糖季铵盐和纳米铜,从而方便在使用时对泥的层间进行填充。
优选的,所述早强剂包括氯化钙、亚硝酸钠和三乙醇胺,所述氯化钙、亚硝酸钠和三乙醇胺三者重量之比为(4~6):(5~9):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氯化钙、亚硝酸钠和三乙醇胺作为早强剂可有效提高混凝土保坍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冀东水泥外加剂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隅水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冀东水泥外加剂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隅水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2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