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4264.4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5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蔡铖;胡鑫;徐兆麟;张江飞;朱宇翀;赵海玲;刘烊;刘明;束春杰;毛梦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丹阳市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6/04 | 分类号: | H02P6/04;H02P27/06;H02M7/06;H02M7/515;H02M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0 | 代理人: | 张明昌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永磁 同步电机 驱动 系统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无电解电容功率变换器;所述无电解电容功率变换器包括单相整流电路(1),功率解耦电路(2),三相逆变电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功率解耦电路(2)为单电感功率解耦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单相整流电路(1)中包括四个二极管,其中两个二极管串接形成第一路二极管组,另两个二极管串接形成第二路二极管组,第一路二极管组与第二路二极管组并联;第一路二极管组的阴极与第二路二极管组的阴极形成单相整流电路(1)的上半区共阴极组;第一路二极管组的阳极与第二路二极管组的阳极形成单相整流电路(1)的下半区共阳极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单相整流电路(1)的输入端与电网相连,单相整流电路(1)中上半区共阴极组的两个二极管阴极与功率解耦电路(2)的第一二极管D1阳极相连,单相整流电路(1)中下半区共阳极组的两个二极管阳极与功率解耦电路(2)的第二开关管S2的发射极和三相逆变电路(3)的共阳极组的阳极相连;三相逆变电路(3)的共阴极组的阴极与功率解耦电路(2)的第三开关管S3的发射极相连,三相逆变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相绕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单电感功率解耦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开关管S1,电感L,第一薄膜电容C1,第二二极管D2,第二开关管S2,第三二极管D3,第三开关管S3,第二薄膜电容C2;其中,单相整流电路(1)的上半区共阴极组的二极管阴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单相整流电路(1)的下半区共阳极组的二极管阳极同时与第一薄膜电容C1的负极、第二开关管S2的发射极、第二薄膜电容C2的负极、三相逆变电路(3)的共阳极组的阳极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电感L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集电极与第一薄膜电容C1的正极、第二二极管C2的阴极连接,第二开关管S2的集电极同时与电感L的另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三开关管S3的集电极连接,第三开关管S3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二薄膜电容C2的正极、三相逆变电路3的共阴极组的阴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的开关频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薄膜电容C1为100微法以下的薄膜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丹阳市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丹阳市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42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