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管道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64375.5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9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汪峥;王圣鉴;赵铁军;徐汝绎;顾笑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三航(南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南通方略纵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07 | 代理人: | 施霞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管道 焊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直径管道焊接装置,包括两个放置台,所述放置台开设有用于放置管道的放置槽,所述放置台之间固定设置有轨道板,所述轨道板表面活动设置有两个伸缩轨道杆,所述伸缩轨道杆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部开设有供管道活动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箱固定连接有若干插杆,且固定箱一侧开设有供插杆活动插入的插槽,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管道的固定板以及气囊;本发明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先是将管道放置于放置槽内部,对管道的焊接出进行冲洗烘干,通过调整伸缩轨道杆使得管道中心和通孔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然后通过固定板和气囊将管道固定住,通过插杆和卡扣组件将两个固定箱固定,使得焊接时可以随意的移动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直径管道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技术多用于金属材料之间的连接的工作,其焊接质量直接决定焊接成型后的材料或者零件的强度,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如今的一些工程由于一些材料长度的限制,经常也会对两个材料进行焊接连接,其中管道之间的焊接连接,对于焊接的质量要求较高,同时管道之间的焊接连接也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大直径管道之间的焊接连接,对焊接技术要求非常高。
公开号为“CN201210191677.9”提供的一种大直径管道焊接装置(主分类号为B23K37/00),包括管道支撑工装,该管道支撑工装包括水平设置的管道支撑悬臂,设置在该管道支撑悬臂两端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还包括设置在管道支撑悬臂上的轨道、可滑动地设置在该轨道上的背气小车、驱动该背气小车运动的驱动装置、设置在该背气小车上的气盒以及气管,在气盒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气管的出气端与气盒的内腔连通,其供的管道焊接背气保护装置,设置有与焊炬同步运动的背气小车,并在背气小车上安装有气盒,惰性气体通过气管输送到气盒内以达到局部背气保护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管道焊接背气保护装置,可大大缩减充气时间,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且减少惰性气体的用量,成本大幅下降。
但是上述装置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在焊接的过程中,通过惰性气体对焊接点进行保护的确能够保证焊接质量,但是在对两根管道进行焊接连接时,需要将两根管道进行拼接,确保两根管道的拼接处处于同一水平面后再进行焊接,拼接完成后的管道在焊接完成前往往不能进行移动,否则会破坏拼接处的水平,对于小直径管道来说,需要的焊接时间较短,同时管道的直径较小,往往在点焊或者预焊完成后即可对管道进行移动,但是对于大直径管道来说需要的焊接时间较长,同时由于直径和重量方面的原因,一旦开始焊接,管道的移动都会导致焊点或者预焊接处的损伤,往往无法通过点焊或者预焊的方式使得管道在焊接完成之前进行移动,如此一来大直径管道的焊接时在该方面的局限性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直径管道焊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直径管道焊接装置,包括两个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侧边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放置台开设有用于放置管道的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台之间固定设置有轨道板,所述轨道板表面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活动设置有两个伸缩轨道杆,所述伸缩轨道杆固定连接有固定箱;
所述固定箱内部开设有供管道活动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箱固定连接有若干插杆,且固定箱一侧开设有供插杆活动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插杆一端开设有保护槽,所述插杆内部设置有活动卡住卡槽的卡扣组件;
所述通孔内壁开设有若干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由固定设置在放置台上的第一开关控制,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有和管道活动接触的固定板,所述通孔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部设置有用于包裹住管道的气囊,所述气囊由固定设置在固定箱上的充气机充气,所述充气机由控制组件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三航(南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三航(南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43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