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氢系统及其热管理方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4818.0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5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金结红;马培春;李江松;范利明;张旭;柏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9/70 | 分类号: | C25B9/70;C25B9/67;C25B15/02;C25B15/021;C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李礼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及其 管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电解槽;
后处理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电解槽共用所述后处理设备;所述后处理设备包括第一电解液流入支管和第二电解液流入支管;
其中,各所述第一电解液流入支管共用一套冷却装置,用于将冷电解液导入对应的所述电解槽;所述第二电解液流入支管为所述冷却装置的旁路支管,用于将热电解液导入对应的所述电解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设备还包括:
气液分离单元,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电解槽的电解液出口;所述至少两个电解槽共用所述气液分离单元;
电解液循环装置,设置于电解液循环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电解液流入支管的公共电解液入口设置于所述冷却装置的电解液出口后;
以及,各所述第二电解液流入支管的公共电解液入口设置于所述冷却装置的电解液入口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解液流入支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装置,所述第一开关装置控制所述热电解液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液流入支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装置,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冷电解液的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设备还包括:
与所述电解槽对应设置的第三开关装置,所述第三开关装置设置于所述电解槽的电解液入口,所述第一电解液流入支管和所述第二电解液流入支管均接入所述第三开关装置;所述第三开关装置用于控制导入所述电解槽的电解液的总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调节阀或开关阀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制氢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氢系统,所述热管理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制氢系统的工况状态;
根据所述工况状态,调整由所述第一电解液流入支管导入各所述电解槽的冷电解液的流量,以及由所述第二电解液流入支管导入各所述电解槽的热电解液的流量,以使各所述电解槽的温度维持在相应预设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氢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况状态,调整导入各所述电解槽的热电解液和冷电解液的流量,包括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若所述工况状态为至少一个所述电解槽需要降温;则控制所述电解槽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流入支管中冷电解液的流量增大,或控制所述电解槽对应的所述第二电解液流入支管中热电解液的流量减小甚至关闭;
若所述工况状态为至少一个所述电解槽需要升温;则控制所述电解槽对应的所述第二电解液流入支管中热电解液的流量增大,或控制所述电解槽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流入支管中冷电解液的流量减小甚至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氢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需要降温的条件包括:所述电解槽在各运行状态下的温度超过对应的降温设定温度;其中,不同状态对应的降温设定温度相同或不同;
所述电解槽需要升温的条件包括:所述电解槽在各运行状态下的温度低于对应的升温设定温度;其中,不同状态对应的升温设定温度相同或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氢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况状态,调整导入各所述电解槽的热电解液和冷电解液的流量,包括:
若所述电解槽处于待机状态,则关闭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流入支管;以及,在处于待机状态的所述电解槽达到预设条件后,导通对应的所述第二电解液流入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48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