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赤泥和废钢协同利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66157.5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7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唐续龙;刘西峰;芮义斌;吕国明;蔡军;王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1/00 | 分类号: | C21B11/00;C21B3/02;C21C5/54;C22B1/00;C04B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赵禛 |
地址: | 043800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铁赤泥 废钢 协同 利用 方法 | ||
一种高铁赤泥和废钢协同利用的方法,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以处理高铁赤泥、回收利用废钢并产出合格钢材为主要目的,解决高铁赤泥和废钢固废利用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含有赤泥的浆液压滤制得高铁赤泥;2、高铁赤泥干燥脱水;3、高铁赤泥熔炼获得铁水;4、铁水和预热后的废钢加入电炉中进行冶炼,制得用于浇铸的钢液。本发明将赤泥熔炼产出的铁水作为废钢冶炼的碳源,依托氧化铝冶炼企业建设废钢深加工中心,实现废钢和赤泥的协同利用,既减碳、节能、环保,又能产生相当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高铁赤泥和废钢协同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我国每年产生赤泥1亿吨以上,历史堆存量在10亿吨以上,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高铁赤泥是一种潜在的铁源,相比铁精矿,高铁赤泥的品位低,且含有钠元素,无法以原料的方式直接进入炼铁工序。目前大多通过磁选提铁或者还原焙烧+磁选提铁的预处理方式进行利用,其中磁选提铁工艺存在回收率低、产品铁品位低、尾渣依然需要填埋处理等问题,还原焙烧+磁选提铁工艺存在成本高、磁选尾渣难以利用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主流的炼钢方式包括“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和“电炉”(短流程)工艺,长流程工艺的吨钢碳排放量和能耗要远大于电炉,电炉短流程炼钢是钢铁行业绿色化发展的方向。目前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是以废钢为主要原料,采用石墨电极对废钢进行加热,并结合氧枪辅助熔化废钢。当废钢逐步熔化后,开始喷碳粉造泡沫渣。为了加快电炉冶炼效率以及降低电耗,通常需要配加铁水(需要依托长流程工厂)或者喷吹碳粉,通过氧气氧化碳源放热以加快化料效率。另外,电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钢渣利用依然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解决高铁赤泥和废钢固废利用的技术问题,以处理高铁赤泥、回收利用废钢并产出合格钢材为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铁赤泥和废钢协同利用的方法,将赤泥熔炼产出的铁水作为废钢冶炼的碳源,依托氧化铝冶炼企业建设废钢深加工中心,实现废钢和赤泥的协同利用,既减碳、节能、环保,又能产生相当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铁赤泥和废钢协同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氧化铝提取车间产生的赤泥浆液经管道泵送至冶炼车间原料仓,赤泥浆液经压滤后得到高铁赤泥,高铁赤泥中铁元素含量≥25wt%(全Fe,干基),TiO2的含量≤10wt%。铁含量过低,提铁性价比低,经济效益差;钛含量过高,在还原过程中容易产生TiN(C)等难熔物质,增加熔渣粘度,不利于铁的分离和渣排放。高铁赤泥送入仓内暂存,压滤后获得的滤液重新返回氧化铝提取车间;采用管道输送可大幅度降低赤泥运输过程中的成本,并改善作业环境;
S2、将步骤S1制得的高铁赤泥干燥脱水,直至高铁赤泥中含水量为7%~10%,避免粘接配料仓和输送系统;
S3、熔炼:
S3-1、采用带有侧吹或者底吹功能的富氧熔池熔炼炉对高铁赤泥进行熔炼,熔炼炉中富氧浓度≥40%,熔炼温度为1450-1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61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