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热值生物质能源压缩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6420.0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7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韩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荣杰 |
主分类号: | B01J2/20 | 分类号: | B01J2/20;C10L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值 生物质能 压缩 生产 装置 | ||
1.一种高热值生物质能源压缩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架(1),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架(1)顶部均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架(2);
滑轨(3),相近的两个第一支撑架(1)顶端之间均设置有滑轨(3);
第一导向杆(4),两个滑轨(3)内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杆(4);
滑块(5),两个第一导向杆(4)上均滑动式设置有滑块(5);
挤压桶(6),两个滑块(5)之间设置有挤压桶(6);
第一固定座(7),挤压桶(6)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座(7);
第一转轴(8),第一固定座(7)内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轴(8);
挡料板(9),第一转轴(8)上设置有挡料板(9),挡料板(9)位于挤压桶(6)底部,挡料板(9)上均匀间隔开有圆形通孔;
把手(10),挡料板(9)前侧设置有把手(10);
第一固定板(11),挤压桶(6)前部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1);
第二固定板(12),挤压桶(6)前部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2)位于第一固定板(11)上方;
第二导向杆(13),相近的第二固定板(12)与第一固定板(11)之间均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导向杆(13);
第一卡板(14),相近的两个第二导向杆(13)之间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一卡板(14),第一卡板(14)均与相近的第一固定板(11)滑动式连接;第一弹性件(15),第一卡板(14)顶部与相近的第二固定板(12)底部之间均左右对称绕接有第一弹性件(15);
卡座(16),挡料板(9)前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卡座(16),第一卡板(14)均与相近的卡座(16)接触;
搅拌机构(17),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架(1)顶部之间设置有能够对高热值生物质能源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17);
压料机构(18),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架(1)顶部之间设置有能够对高热值生物质能源进行压缩的压料机构(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热值生物质能源压缩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17)包括:
第一支撑杆(1701),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架(1)顶部后侧均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701);
限位板(1702),相近的两个第一支撑杆(1701)中部之间均设置有限位板(1702);
第三导向杆(1703),两个限位板(1702)顶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第三导向杆(1703);
导套(1704),两个第三导向杆(1703)上均滑动式设置有导套(1704),导套(1704)与相近的第一支撑杆(1701)顶端接触;
第一连接杆(1705),两个导套(1704)相向一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705);
第二固定座(1706),两个第一连接杆(1705)相向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座(1706);
第一支撑座(1707),第二固定座(1706)顶部前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座(1707);
第二支撑座(1708),第二固定座(1706)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座(1708);
第二转轴(1709),第二支撑座(1708)上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轴(1709);
转盘(1710),第二转轴(1709)上设置有转盘(1710);
第一锥齿轮(1711),转盘(1710)前侧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711);
套杆(1712),第二固定座(1706)中间位置转动式设置有套杆(1712);
第一连接座(1713),套杆(1712)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座(1713);
第一混料板(1714),第一连接座(1713)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能够对高热值生物质能源进行混合的第一混料板(1714),两个第一混料板(1714)下部之间设置有相同的第一连接座(1713);
第二锥齿轮(1715),套杆(1712)上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715),第二锥齿轮(1715)与第一锥齿轮(1711)相互啮合;
第三转轴(1716),第一支撑座(1707)上转动式设置有第三转轴(1716),第三转轴(1716)贯穿套杆(1712)与两个第一连接座(1713)转动式连接;
第二混料板(1717),第三转轴(1716)下部左右对称设置有能够对高热值生物质能源进行混合的第二混料板(1717);
第三锥齿轮(1718),第三转轴(1716)顶部设置有第三锥齿轮(1718),第三锥齿轮(1718)与第一锥齿轮(1711)相互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荣杰,未经韩荣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64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