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菌株抗逆性的方法及基因在提高菌株抗逆性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7854.2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1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秦磊;刘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81;C12N15/70;C12N15/90;C12N15/31;C12N1/19;C12N1/21;C12R1/865;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石明;黄健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菌株 抗逆性 方法 基因 中的 应用 | ||
1.一种提高菌株抗逆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具备抗逆性的菌株和不具备抗逆性的菌株在胁迫条件下培养,培养结束后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具备抗逆性的菌株和不具备抗逆性的菌株的转录组数据,按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排序,分析得到显著上调基因;
将所述显著上调基因转入目标菌株,得到能够表达所述显著上调基因的目标菌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备抗逆性的菌株为酿酒酵母,所述酿酒酵母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8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胁迫条件为:将所述菌株在31-42℃下培养,且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为2-20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著上调基因为FMP16、YKR075C、DDR2、COA2、UIP4、MCR1、PAI3、SPG1、SIP18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
基因FMP16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YKR075C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DDR2具有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COA2具有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UIP4具有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MCR1具有SEQ ID 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PAI3具有SEQ ID NO: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SPG1具有SEQ ID NO: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SIP18具有SEQ ID NO: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显著上调基因转入目标菌株,得到能够表达所述显著上调基因的目标菌株,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显著上调基因与启动子、终止子组装得到表达盒,将组装成功的表达盒转化整合到目标菌株的染色体上,通过筛选得到能够表达所述显著上调基因的目标菌株,所述目标菌株为酿酒酵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显著上调基因转入目标菌株,得到能够表达所述显著上调基因的目标菌株,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Gibson组装或酶切将所述显著上调基因连接到表达质粒中得到重组载体,将所述重组载体转入目标菌株中,通过筛选得到能够表达所述显著上调基因的目标菌株,所述目标菌株为酿酒酵母或大肠杆菌。
7.一种基因在提高菌株抗逆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为FMP16、YKR075C、DDR2、COA2、UIP4、MCR1、PAI3、SPG1、SIP18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
基因FMP16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YKR075C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DDR2具有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COA2具有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UIP4具有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MCR1具有SEQ ID 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PAI3具有SEQ ID NO: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SPG1具有SEQ ID NO: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SIP18具有SEQ ID NO: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8.一种能够表达权利要求7所述基因的菌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为酿酒酵母或大肠杆菌。
10.权利要求8或9所述菌株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78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