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任务多摄像机并行巡检与调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8006.3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9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昊;黄圣波;雷罡;张勤;杨铁汉;尹伟;张高洪;罗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交大光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7C1/20;G06F9/48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贺理兴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任务 摄像机 并行 巡检 调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多任务多摄像机并行巡检与调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巡检主线程接收巡检任务,检查巡检条件,设置巡检状态;将巡检任务分组拆分,保持摄像机的巡检任务的任务点的位置与任务点的原始顺序;根据巡检任务的特征,设置附加任务信息;将任务点按照原始顺序添加到该任务点对应的摄像机的巡检子线程的巡检队列中;启动巡检子线程,摄像机巡检子线程按照巡检队列巡检,得到巡检结果;对巡检结果进行归档,生成巡检报告。本发明将巡检任务按照摄像机进行分组拆分,多个摄像机按照巡检队列巡检,缩短了巡检流程的长度,实现了多个巡检任务并行执行以及多个摄像机并行调用,解决摄像机资源抢占问题和多巡检任务阻塞等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巡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任务多摄像机并行巡检与调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沿线的变电所无人值守已是大势所趋,变电所关键处的巡检方式已由人工巡检转为摄像机抓拍的方式。通过模拟人工巡检的方式依次对变电所的各个关键位置进行摄像机抓拍并智能识别数据,但该方式是以人的视角和行走路线进行巡检,并不能最大限度的有效使用机器的性能,巡检的时长较长,对摄像机的利用率较低。
现有的巡检方式是将变电站划分多个区域(如进线区、馈线区等),以区域划片的方式组织巡检任务,每个区域设置多个巡检任务,每个巡检任务按照的点位顺序依次进行。多区域的巡检任务可并行,巡检任务按顺序依次执行,当使用的摄像机是同一个时,只能有一个巡检任务使用,其他使用此摄像机的巡检任务必须等待摄像机释放方可继续执行。该巡检方式是以多区域划片的方式实现的多任务巡检,通过不同区域使用不同的摄像机,无法使用相同的摄像机并行巡检任务。
现有的多任务链式巡检技术,如附图1所示,巡检的流程较长,类似于链表的遍历,巡检的效率低、耗费时间长以及对摄像机的占用时间也较长,只要巡检任务不执行完成,参与巡检的摄像机资源不会主动释放。多个巡检任务在同一时间范围内使用相同的摄像机资源时,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抢占和巡检任务阻塞,在同一时刻一个摄像机资源只能被一个巡检任务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多任务多摄像机并行巡检与调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巡检主线程接收巡检任务与所述巡检控制指令,检查巡检条件;
所述巡检主线程根据巡检控制指令,设置巡检状态;
保持摄像机的所述巡检任务的所述任务点之间的相对顺序,将所述巡检任务按照所述巡检任务的任务点预设的摄像机进行分组拆分,将所述巡检任务的各个所述任务点分配到各个所述摄像机的巡检队列中;
根据所述巡检任务的特征,设置所述巡检任务的所述任务点的附加任务信息;
将设置了所述附加任务信息的所述任务点按照所述原始顺序添加到该所述任务点对应的所述摄像机的巡检子线程的巡检队列中;
启动所述巡检子线程,所述摄像机巡检子线程按照所述巡检队列巡检,得到巡检结果;
对所述巡检结果进行归档,生成巡检报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巡检任务按照摄像机进行分组拆分,多个摄像机按照巡检队列巡检,保持摄像机的巡检任务的任务点的原始顺序,缩短了巡检流程的长度,实现了多个巡检任务并行执行以及多个摄像机并行调用,且能够在巡检的任意时刻对巡检任务进行调度控制,解决摄像机资源抢占问题和多巡检任务阻塞等待的问题,实现以超快速度、超短时间、超高效率完成巡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巡检条件包括所述摄像机的巡检子线程的巡检队列的容量大于设定容量,并且所述摄像机运行状态正常。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检查摄像机的巡检子线程的巡检队列的容量和摄像机运行状态,确保摄像机在巡检过程中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交大光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交大光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8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