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机磷复合菌剂的堆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1922.2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6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明;姚波;王一喆;刘颖;沈忱;何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F17/993 | 分类号: | C05F17/993;C05F17/98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陈启绪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机 复合 堆肥 装置 | ||
1.一种基于无机磷复合菌剂的堆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所述主体组件(1)的上端塞接有密封组件(2),且所述密封组件(2)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注液组件(3),所述注液组件(3)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组件(1)的内部一侧相连通,所述主体组件(1)的一侧下端固定安装有供气组件(4),且所述供气组件(4)的出气端与所述主体组件(1)的内部两侧相连通,所述主体组件(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渗出液回流组件(5),所述渗出液回流组件(5)的出液端与所述主体组件(1)的内部一侧相连通,且所述主体组件(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翻料组件(6),所述主体组件(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监测组件(7),且所述监测组件(7)的监测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密封组件(2)和所述翻料组件(6)上,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底座(11),且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12),所述箱体(12)的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发酵腔(13)和第二发酵腔(14),且所述第一发酵腔(13)与所述第二发酵腔(14)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布气板(15),且所述布气板(15)将所述第一发酵腔(13)和所述第二发酵腔(14)的下端分隔出气体缓冲室(16),所述密封组件(2)的下端分别塞接在所述第一发酵腔(13)和所述第二发酵腔(14)的内部,且所述注液组件(3)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发酵腔(13)相连通,所述供气组件(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酵腔(13)和所述第二发酵腔(14)下端的所述气体缓冲室(16)相连通,所述渗出液回流组件(5)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发酵腔(13)和所述第二发酵腔(14)相连通,所述翻料组件(6)均位于所述第一发酵腔(13)和所述第二发酵腔(14)的内部,且所述监测组件(7)的检测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发酵腔(13)和所述第二发酵腔(14)的内部,所述注液组件(3)包括第一喷头(31),且所述第一喷头(31)固定安装在所述盖板(2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喷头(31)位于所述第一发酵腔(13)的内部,所述注液组件(3)还包括测量管(32),且所述测量管(32)固定安装在所述盖板(21)的上表面,所述测量管(32)与所述第一喷头(31)相连通,且所述测量管(3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通管(33),且所述测量管(32)通过所述连通管(33)与所述第一喷头(31)相连通,所述测量管(32)的内部一端插接有橡胶塞34,且所述橡胶塞(3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杆(35),所述测量管(32)的一端上方固定安装有螺纹管(36),且所述螺纹管(36)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套管(37),所述套管(3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漏斗(38),且所述漏斗(38)通过所述套管(37)与所述螺纹管(36)与所述测量管(32)相连通,所述螺纹管(36)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网板(39),且所述套管(37)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网板(310),所述第一网板(39)与所述第二网板(310)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平面轴承(311),所述平面轴承(311)之间固定安装有气囊(312),所述翻料组件(6)固定安装在所述布气板(15)上,所述翻料组件(6)包括驱动电机(61),且所述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轴(62),所述转动轴(62)延伸至所述第一发酵腔(13)和所述第二发酵腔(14)的内部上端,且所述转动轴(62)上均匀固定安装有翻料叶(63),所述翻料叶(63)成螺旋结构,所述监测组件(7)包括温度感应器(71),且所述温度感应器(71)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62)上,且所述监测组件(7)还包括显示屏(72),所述显示屏(72)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2)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机磷复合菌剂的堆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2)包括盖板(21),且所述盖板(21)的下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塞(22),所述盖板(21)通过所述密封塞(22)固定在所述箱体(11)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密封塞(22)分别塞接在所述第一发酵腔(13)和所述第二发酵腔(14)的内部,所述注液组件(3)固定安装在所述盖板(21)的上端,且所述注液组件(3)的出液端贯穿所述盖板(21),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发酵腔(13)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19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