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壤稻田施磷量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4854.5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6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石嘉琦;王艳玲;李欢;刘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G22/22;G06F17/1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4002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壤 稻田 施磷量 确定 方法 | ||
1.一种红壤稻田施磷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相同条件下种植水稻,将水稻分组并施加不同量的磷肥;
在水稻的各生育期内测定稻田排放温室气体的浓度,根据所述温室气体的浓度计算各生育期内温室气体的排放通量以及整个生长周期内温室气体的累计排放量;
水稻成熟后计算水稻的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增产量,并拟合出总产量与施磷量之间的效应函数;
根据所述排放通量和累计排放量分析获得最小施磷量Dmix,根据所述效应函数分析获得最大施磷量Dmax,即可确定红壤稻田的施磷阈值为Dmix~Dma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壤稻田施磷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盆栽种植水稻,以未施磷肥的水稻作为空白组,以施磷肥的水稻作为实验组,所述实验组设置至少5种施磷量,空白组和实验组设置至少3组平行样本,所施加的磷肥为钙镁磷肥,所述钙镁磷肥中含有12%质量分数的P2O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壤稻田施磷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过5mm筛的风干红壤样品与钙镁磷肥混合均匀,装入圆柱形盆栽桶中,加水至高于土壤面5cm处,静置2天后,选用大小相近的水稻秧苗移栽至盆栽桶内,完成水稻种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壤稻田施磷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的各生育期为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壤稻田施磷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测定的稻田排放温室气体的浓度为CO2的浓度和CH4的浓度,所获得的整个生长周期内温室气体的累计排放量最低值对应的施磷量为最小施磷量Dmix。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壤稻田施磷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温室气体浓度的方法为:使用采气箱将待测水稻罩住,然后将采气箱与温室气体分析仪相连进行检测,其中,采气箱的结构包括相互盖合的封箱和底座;
所述温室气体的排放通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F为温室气体的排放通量,单位为mg·m-2·h-1;ρ为标准状态下温室气体的密度,单位为kg·m-3;T为采气箱内的温度,单位为K;dc/dt为单位时间采气箱内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由3~4个时间点的气体浓度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求出;r1为采气箱底座的底面半径,单位为m,r2为采气箱封箱的顶面半径,单位为m;h为盆栽桶底部至盆栽桶内土壤水面的高度,单位为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壤稻田施磷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气体的累计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
T=∑(Fi+1+Fi)/2×(ti+1-ti)×24
式中,T为温室气体的累计排放量,单位为mg·m-2;Fi、Fi+1为第i、i+1次测定时温室气体的平均排放通量,单位为mg·m-2·h-1;ti+1、ti为第i、i+1次测定的间隔天数,单位为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壤稻田施磷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的总产量的计算公式为:
Y=M×l×m×Q
式中,Y为总产量,单位为kg·hm-2;M为有效穗数,单位为穗·hm-2;l为每穗粒数,单位为个·穗-1;m为千粒重,单位为kg;Q为结实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48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