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对二维空间状态下的平面作品或制品的防伪鉴证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80797.1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3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杰;常炜;奚优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艾腾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V10/46;G06T3/40;G06N3/08;G06N3/04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对 二维 空间 状态 平面 作品 制品 防伪 鉴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绝对二维空间状态下的平面作品或制品的防伪鉴证的方法和设备,包括:以绝对二维空间为标准对真品进行信息数据采集;将展平后处于绝对二维空间状态的真品的图像及尺寸信息存储在真品信息资料库中;以绝对二维空间为标准对待验证的平面作品或制品进行信息数据采集;上传以绝对二维空间为标准的待验证平面作品或制品的图像和尺寸信息,在所述真品信息资料库中检索得到与所述待验证平面作品或制品最为匹配的真品后,对两者进行比对并计算其匹配程度。本发明精准还原了平面作品或制品在创作或制造阶段的原始表现状态,从根本上为书画艺术品等平面作品或制品的防伪鉴证提供了公信力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伪验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因基底材料变形而实际处于立体状态的平面作品或制品进行非实体的、数字化的展平,使之处于一个绝对的二维空间的表现状态,亦即平面作品或制品在创作或制作阶段的原始表现状态,并运用计算机视觉及图像比对等技术进行防伪验证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平面作品或制品的防伪鉴证带来了新的春天。以往,但凡有一件值得收藏的平面作品或制品上市交易,只有通过作者本人或权威机构的鉴定才能识别真伪,而缺乏鉴定背书的作品或制品,往往有以假乱真的可能。即便在交易时有作者本人或权威机构出具的证书证明,也因为证书有造假的可能性而欠缺信服力。
随着高精度的数字照相、高精度的二维扫描、大数据技术以及图像比对技术的日益成熟,服务于收藏品市场的平面作品或制品的防伪鉴证,将不单单需要作者本人或权威机构的鉴定,也不需要再借助于标签、条码、证书等易被造假的证明的使用,因为通过数据比对,交易双方可以轻松便捷地对平面作品或制品做出真伪的判断。
其方法一般是通过照相、二维扫描等技术采集真品的平面作品或制品的图像数据并存入信息资料库中,并由作者本人或权威机构加以确认。在交易之前,交易双方无需请出作者本人或权威机构,只要把待交易的平面作品或制品的图像进行照相或二维扫描,然后通过图像比对技术把真品图像与待验证品图像进行比对,即可做出真伪判断。
但是,平面作品或制品,无论其是描绘还是书写、印刷还是渲染,都需依附于具体的基底材料,如纸张、丝绸、铁片或玻璃等等,而任何基底材料,或因热胀冷缩、或因揉、按、折、团等外力,很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变形,如卷曲、鼓包、褶皱、破裂等,从而失去了其在平面作品或制品的创作或生产阶段所呈现的平面属性,即从纯粹的二维空间状态变化成为三维空间状态。不可避免地,依附于这些基底材料之上的平面作品或制品也随之在实际意义上变成为一件立体物品。
无论是在真品的图像信息采集阶段,还是在待验证品的图像信息采集阶段,如果不把因为基底材料变形而出现卷曲、鼓包、褶皱、破裂的平面作品或制品展平,单纯地采用拍照或二维扫描的方法无法真实记录平面作品或制品在创作或制作阶段的真实面貌,即在一个绝对二维空间状态下的图案、色彩和文字等的表现,其直接的后果是,用以防伪验证比对的基础信息不真实、不可靠。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底材料因为内因或外因的作用,变形还在不断进行。可能在采集真品信息时的基底材料的形状与交易前验证时的基底材料的形状有着很大的差异,从而使同一件平面作品或制品在不同的时间段有着不同的面貌和形状,很容易造成真假不辨的过失。
长期以来,平面作品或制品的鉴定都依赖于作者本人或权威机构人士的肉眼、触觉甚至嗅觉判断,并不是单纯依赖平面作品或制品上的图案和文字信息。而且,很多鉴定人士之前从未见过真品,其对待验证品的鉴定基本上是通过创作或制作的手法、风格、内容等入手分析,而非图像与图像之间的比对,因此,平面作品或制品因为基底材料的变形而实际上成为了立体的存在并不是一种困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艾腾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艾腾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0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