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导向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0804.8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9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彭颖帼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导向 穿刺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超声导向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穿刺置管时容易误伤到体内的其他组织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穿刺针和置管体,所述穿刺针与所述置管体可拆卸式连接,穿刺针设置在置管体的内部,所述置管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且置管体与所述连接筒相连通,置管体靠近连接筒的一端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设有用于将置管体与穿刺针相互卡接的卡接装置。所述置管体的上端向内收拢形成锥体状的上管口,所述穿刺针的的上端设有呈圆锥台状的针头,且所述针头的上周侧边设有弧形部。穿刺针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手柄,穿刺针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的周侧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卡接装置相对应的第一卡头,手柄的周侧壁上设有若干防滑凸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声导向穿刺置管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中心静脉置管可用于血液动力学监测、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和强心药物、静脉取样、补液以及胃肠外营养。传统的中心静脉穿刺主要依靠可见的或可触及的解剖标志,穿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与经验,以及患者自身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超声导向穿刺置管技术在医疗体系中被广泛进行应用,采用超声导向穿刺置管技术进行穿刺的过程中可以清晰观察静脉走行、直径、宽度、深度、血流情况,有无解剖变异及其周围组织器官解剖位置,可测量穿刺点至静脉的距离。超声实时引导下可清晰显示穿刺针的走行情况,可以直观地看到穿刺针刺入静脉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在临床上使用穿刺引流最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况或者疾病:一、主要是见于胸腔积液出现感染,或者大量胸腔积液引起的呼吸困难症状,通常采用肋内后间隙穿刺置管引流。二、主要见于肝炎后肝硬化,大量腹水引起的腹内压增高,采用腹腔穿刺放出腹水以减轻病人腹内高压症状。三、主要见于腹部手术,比如肝胆、胃肠或者阑尾化脓以后腹腔残余积液,甚至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肿而出现畏寒、发热,甚至毒血症状。在穿刺针带引置管刺入到人体内以后,需要将穿刺针取出,置管留在人体内,再将人体内积液通过置管引出到体外。现有的穿刺针的针头为倾斜式的尖端针头,在对人体进行穿刺时容易误伤到体内的其他组织,对人体造成额外的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超声导向穿刺置管引流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超声导向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其包括穿刺针和置管体,所述穿刺针与所述置管体可拆卸式连接,穿刺针设置在置管体的内部,所述置管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且置管体与所述连接筒相连通,置管体靠近连接筒的一端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设有用于将置管体与穿刺针相互卡接的卡接装置;所述置管体的上端向内收拢形成锥体状的上管口,所述穿刺针的的上端设有呈圆锥台状的针头,且所述针头的上周侧边设有弧形部;所述穿刺针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手柄,穿刺针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的周侧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卡接装置相对应的第一卡头,手柄的周侧壁上设有若干防滑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的下端可拆卸式连接过渡端,且所述过渡端与连接筒相连通,过渡端的下端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下管口上连接有集液瓶且下管口与所述集液瓶相连通,三通管的右管口上连接有负压装置且右管口与负压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装置包括与所述右管口相连通的负压筒,右管口位于所述负压筒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侧门,负压筒的外周侧壁上设有第二侧门,负压筒的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周外壁与负压筒的周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活塞上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门的上端与右管口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侧门的一侧边与所述负压筒的周侧壁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置管体外侧壁上的空腔状支座,所述支座的内部固定设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头,所述第二卡头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支座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卡头靠近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向右延伸依次从第一弹簧、竖板的中心穿过,且拉绳与竖板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市中心医院,未经许昌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08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弛豫振荡器、时钟电路及电子芯片
- 下一篇:井下交通灯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