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2835.7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1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郑芸芸;崔岳;芦艳平;商文秀;余正学;果长军;张黎明;高贵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城禹潞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凌云 |
地址: | 101113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相 紊流 生物膜 污水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在厌氧区内垂直设置有第一折流板,在缺氧区内垂直设置有第二折流板,在好氧区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曝气管,所述好氧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位于好氧区底部的连通口,在缺氧区与好氧区处均设置有改性悬浮填料,缺氧区处改性悬浮填料的投加比例为20~40%,好氧区处改性悬浮填料的投加比例为40~60%。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出水水质,特别是脱氮效果,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挂膜效果,加快系统启动的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工艺常用的A2O工艺,为了保证脱氮及降解有机物的效果,一般水力停留时间较长,占地面积较大。近年来,多地出水标准逐步提高,出水水质要求日趋严格,常规的处理设备为了提高出水水质,往往通过延长水力停水时间或增加深度处理阶段实现,造成投资成本提高、占地面积增大、运行成本增加、不便于运输等问题。
为了节约占地面积,提高处理效率,近年来MBBR工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污水处理行业。MBBR工艺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MBBR工艺结合了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解决了固定床反应器需要定期进行反冲洗、流化床需要将载体流化、淹没式生物滤池易堵塞需要清洗填料和更换曝气器等问题。该工艺因悬浮的填料能与污水频繁接触而被称为“移动的生物膜”。但传统的MBBR工艺一般挂膜速度较慢,反应器启动时间长达25~40天,不利于系统的快速启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出水水质,特别是脱氮效果,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挂膜效果,加快系统启动的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多相紊流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在厌氧区内垂直设置有第一折流板,在缺氧区内垂直设置有第二折流板,在好氧区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曝气管,所述好氧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位于好氧区底部的连通口,在缺氧区与好氧区处均设置有改性悬浮填料,缺氧区处改性悬浮填料的投加比例为20~40%,好氧区处改性悬浮填料的投加比例为40~6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缺氧区处改性悬浮填料的投加比例与好氧区处改性悬浮填料的投加比例之间的比值为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改性悬浮填料的粒径约12~13mm,比表面积大于700m2/m3,比重大于0.95g/cm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所述厌氧区设置有污泥排放管,所述沉淀区设置有斜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厌氧区与缺氧区之间的交界处设置有固定拦截网,固定拦截网的网孔孔径小于改性悬浮填料的粒径;所述连通口处设置有可提升拦截网,可提升拦截网的网孔孔径小于改性悬浮填料的粒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可提升拦截网包括抽屉型结构的外层框架、拉绳,外层框架的左侧、右侧、后侧、下侧均设置有孔径为10mm的双层网,污水处理池的两侧设置有与拉绳相匹配的滑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沉淀区设置有喷射方向对准可提升拦截网的脉冲清洗管,所述脉冲清洗管与污水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45°~60°的倾斜角度,所述脉冲清洗管包括输气段、渐缩段、冲击段,输气段的内径为D,所述冲击段的内径为d,冲击段的长度为L,D/d≥2,L/d≥3;所述输气段与气源之间安装有电磁阀,气源向脉冲清洗管供气采用脉冲法,用电磁阀控制,每10分钟冲洗1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城禹潞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新城禹潞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28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结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玻璃熔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