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无源四边形开口耦合谐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5113.7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3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鲍迪;吴杰民;汪江鹏;崔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7/08 | 分类号: | H01P7/08;H01P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 表面 离激元 无源 四边形 开口 耦合 谐振器 | ||
1.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无源四边形开口耦合谐振器,其特征在于:该开口耦合谐振器包括五十欧姆微带线(1)、阻抗匹配枝节(2)、正方形金属外环开口谐振器(3)、正方形金属内环开口谐振器(4);所述正方形金属外环开口谐振器(3)包括正方形金属开口外环(31)、外环谐振金属光栅(32)和外环开口(33),所述外环谐振金属光栅(32)的外端与正方形金属开口外环(31)的内壁相接,所述外环谐振金属光栅(32)的内端与均指向正方形金属开口外环(31)中心的正方形金属内环开口谐振器(4);所述正方形金属内环开口谐振器(4)包括内环谐振金属光栅(41)、正方形金属开口内环(42)、内环开口(43),所述内环谐振金属光栅(41)的内端与正方形金属开口内环(42)的外壁相接,所述内环谐振金属光栅(41)的外端指向正方形金属外环开口谐振器(3),并且与外环谐振金属光栅(32)成交错结构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无源四边形开口耦合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金属外环开口谐振器(3)下边长与正方形金属内环开口谐振器(4)上边长均设有开口,且开口大小均为3u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无源四边形开口耦合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谐振金属光栅(32)垂直于正方形金属开口外环(31)内壁并且长度由边长中心向两侧递减,并且保证正方形金属开口外环(31)相邻两边上连接的外环谐振金属光栅(32)不会相互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无源四边形开口耦合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谐振金属光栅(41)垂直于正方形金属开口内环(42)外壁上并且内环谐振金属光栅(41)各光栅长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无源四边形开口耦合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十欧姆微带线(1)一端与阻抗匹配枝节(2)的中部连接形成馈电结构,阻抗匹配枝节(2)对称分布在正方形金属外环开口谐振器(3)外的两侧,且与正方形金属外环开口谐振器(3)之间有一段间隔,并且此间隔宽度可调;外接信号经过五十欧姆微带线(1)再经过阻抗匹配枝节(2)耦合进入谐振器结构的一端,并从该谐振器结构的另一端对称耦合出阻抗匹配枝节(2),通过五十欧姆微带线(1)引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无源四边形开口耦合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金属开口外环(31)的边长、外环谐振金属光栅(32)的个数、长度、宽度、光栅间隔和外环开口位置(33)可调,通过改变上述的结构参数,能够调节各个谐振模式的谐振频点、谐振强度和谐振品质因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无源四边形开口耦合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谐振金属光栅(41)的个数、长度、宽度、光栅间隔、正方形金属开口内环(42)的边长、内环开口位置(43)可调,通过改变上述的结构参数,能够调节各个谐振模式的谐振频点、谐振强度和谐振品质因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无源四边形开口耦合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匹配枝节(2)的长度、宽度、与正方形金属开口外环(31)的间隔可调,通过改变上述的结构参数,能够调节各个谐振模式的谐振强度和谐振品质因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无源四边形开口耦合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金属外环开口谐振器(3)、正方形金属内环开口谐振器(4)利用片上芯片工艺多层金属的结构,在同一层或不同层实现耦合谐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无源四边形开口耦合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无源四边形开口耦合谐振器的直径为126um,远低于其他已有的相同工作频率谐振器结构的尺寸,内环、外环开口结构使工作频率大幅降低的同时,仍可保持很小的结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51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装置
- 下一篇:自动引导车的主动响应测量装置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