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形锂电池及其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6121.3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4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游杰;陈富源;白科;凌建军;孙玉龙;陈文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3 | 分类号: | H01M50/533;H01M50/583;H01M50/586;H01M50/528;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饶***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形 锂电池 及其 组装 方法 | ||
1.一种方形锂电池,包括铝壳(7)以及内置于铝壳(7)的卷芯组件(1)以及分别与卷芯组件(1)正负极电连接的正极集成组件、负极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集成组件,包括负极转接片(2)、两负极耳卡扣(3)和一负极盖板(5);所述负极转接片(2)电连接在负极耳(14)上,两负极耳卡扣(3)与负极盖板(5)扣合连接,负极盖板(5)与铝壳(7)的一开口端激光焊接连接;
所述正极集成组件,包括正极转接片(9)、两正极耳卡扣(4)和正极盖板(6);所述正极转接片(9)电连接在正极耳(15)上;两正极耳卡扣(4)相互扣合连接,正极盖板(6)与铝壳(7)的一开口端激光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组件(1)包括内包膜(11)、内包膜贴胶(12)、卷芯(13)、负极耳(14)、正极耳(15);卷芯(13)两端分别连接负极耳(14)、正极耳(15),内包膜(11)将卷芯(13)侧面包裹,内包膜贴胶(12)贴于内包膜(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耳卡扣(3)包括负极底板(31)、负极主体(32)、负极π形钉(33)和导流孔(34),负极底板(31)与负极主体(32)呈直角结构,负极底板(31)中间和两端设置负极π形钉(33),任意的负极π形钉(33)包括相对的两个卡舌(35),负极主体(32)上设置若干导流孔(34);
所述负极盖板(5)包括负极主板(51)、负极支架(52)、负极柱(53)、防爆阀(54)、外接凸起(55)、孔洞(56),负极主板(51)外侧设置负极柱(53)、防爆阀(54)和外接凸起(55),负极主板(51)内侧焊接负极支架(52),负极支架(52)与负极主板(51)垂直的两面均在中间和两端设置孔洞(56),孔洞(56)和负极耳卡扣(3)的卡舌(35)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孔洞(56)的直径小于两个卡舌(35)的最外端距离;
所述负极盖板(5)与负极主体(32)长度相同,负极盖板(5)宽度为负极主体(32)宽度的2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耳卡扣(4)包括正极底板(41)和正极主体(42),正极主体(42)中间和两端设置中空卡槽(43)以及若干导流孔(44),卡槽(43)上部设置直径大小相同的孔洞(45)和正极π形钉(46);一正极耳卡扣(4)的正极π形钉(46)与另一正极耳卡扣(4)的孔洞(45)扣合,使两正极耳卡扣(4)并排连接;
所述正极盖板(6)包括正极主板(61)和正极支架(62),正极主板(61)外侧设置正极柱(63)、注液孔(64)和外接凸起(65),正极支架(62)垂直焊接在正极主板(6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形锂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耳(14)和所述正极耳(15)均为中间分开结构。
所述负极转接片(2)将呈现中间分开结构特性的负极耳(14)连接,所述正极转接片(9)将呈现中间分开结构特性的正极耳(1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条所述的方形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片(2)的主体(22)结构上存在两处减薄处理形成的熔断区域(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形锂电池,其特征在于:两处熔断区域(21)间隔15mm,宽度为1~5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形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耳(14)、正极耳(15)分别在与负极转接片(2)和正极转接片(9)处贴设极耳贴胶(8)。
10.一种方形锂电池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卷芯组件(1)组装:内包膜(11)将卷芯(13)侧面包裹,内包膜贴胶(12)贴于内包膜(11)上;
S2:转接片焊接并贴设极耳贴胶(8):将卷芯组件(1)的负极耳(14)和正极耳(15)分别与负极转接片(2)和正极转接片(9)超声焊接,并在焊接处贴极耳贴胶(8);
S3:将负极耳(14)穿过负极盖板(5)后折弯并焊接固定;
S4:在负极盖板(5)的负极支架(52)上安装负极耳卡扣(3):将两个负极耳卡扣(3)的负极π形钉(33)分别上下插入在负极支架(52)的孔洞(56)内,确保扣合固定;
S5:在正极耳(15)上安装正极耳卡扣(4):将两个正极耳卡扣(4)上下扣合,扣合时将其中一个正极耳卡扣(4)旋转180°,使正极π形钉(46)插入孔洞(45)内,确保扣合固定;
S6:将S5中获得的组件包膜、热熔、贴尾胶后放入铝壳(7)中;
S7:将正极耳(15)穿过正极盖板(6)后折弯并焊接固定;
S8:将负极盖板(5)和正极盖板(6)与铝壳(7)的一开口端通过激光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61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