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物体附接到附接轨道的设备、用于附接物体的装置、方法和座椅轨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6123.2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7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托尔斯滕·内贝尔;安德烈亚斯·德雷泽尔;马蒂厄·博内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1/06 | 分类号: | B64D11/06;B64G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霖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物体 接到 接轨 设备 接物 装置 方法 座椅 轨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物体(91)附接到附接轨道(15)、特别是飞行器或航天器(1)中的座椅轨道的设备(10)。该设备包括:基部部分(21),该基部部分具有被适配成放置在轨道(15)的外表面(16)上的支撑表面(22);以及锁定元件(28),该锁定元件被适配成沿突出线(36)从支撑表面(22)部分地突出。基部部分和锁定元件被联接或被配置为联接,使得锁定元件能够相对于基部部分沿突出线(36)移动并且相对于基部部分旋转。锁定元件的端部区段(29)具有以燕尾型方式成形的端头部分(30)。该设备包括用于相对于轨道张紧锁定元件的张紧装置(45)。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这种设备(10)以及附接轨道(15)的装置(100),该附接轨道包括轨道主体(50)和多个衬套(55)。而且,提出了一种用于附接物体的方法、以及座椅轨道。本发明可以促进可靠且快速地附接物体,并且特别是可以用于以成本效益的方式防止附接轨道的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物体附接到附接轨道、特别是附接到飞行器或航天器中的座椅轨道的设备。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飞行器或航天器内附接物体的装置和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轨道,特别是用于飞行器或航天器的座椅轨道。
背景技术
尽管本发明可以用于在许多应用领域中附接各种类型的物体,但是本发明和潜在的问题将在下文中关于用在飞行器的乘客机舱中的座椅轨道(作为附接轨道的示例)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通常已知将飞行器中的乘客座椅附接到布置在机舱地板的区域中的座椅轨道。
示例性的常规座椅轨道设计基于型材轨道,该型材轨道具有整体I形并且在其朝向机舱的上侧上包括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包括沿着轨道的长度延伸的底切凹槽,其中凹槽的入口通过例如圆形的孔口以规则间隔扩大。在常规示例中,这些孔口可以彼此规则地间隔1英寸。座椅使用特定的插入件固定到这种轨道。
例如,在DE 42 24 821 A1中示出了具有这种类型的底切凹槽和孔口的座椅轨道。
已经认识到,这种由铝合金制成的常规座椅轨道可能经受腐蚀,特别是在溢出的液体可能不时地与座椅轨道和相邻地板元件接触的区域中经受腐蚀。这特别被适配用于布置有厨房或盥洗室的区域。这种类型的腐蚀可能因表面刮擦而加剧,这种刮擦可能在插入件相对于轨道移动时、例如在安装座椅期间发生。
因此,已经提出了由具有显著更高的耐腐蚀性的钛合金制成的座椅轨道。然而,这种座椅轨道比常规铝轨道昂贵得多,并且不期望地增加总体成本。
在EP 1 544 105 A1和US 2005/0156095 A1中已经提出了一种座椅轨道,该座椅轨道包括上部区段,该上部区段由钛合金制成并且连接到由铝合金制成的下部区段。
而且,在US 2010/0038483 A1中描述了具有多个间隔开的开口的座椅轨道以及用于连接到这种飞行器座椅轨道的装配件。
此外,例如在US 7,370,832 B2、US 7,413,143 B2和US 7,607,613 B2中描述用于将有效载荷联接到支撑轨道的装置和方法。
并且,常规地,当使用许多迄今为止的现有类型的装配件时,组装操作者或技术人员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将物体连接到飞行器中的座椅轨道。考虑到例如商用飞行器中的大量座椅,这进一步促使成本的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将期望能够以进一步改进的、节约成本的方式附接物体(比如座椅、构建物或其他设备)。特别地,将期望至少减少迄今为止防止或延迟附接轨道腐蚀所需要的努力和成本、和/或使得可以以更快速和省力的方式附接物体。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将物体附接到附接轨道的设备,该设备使得可以以可靠且快速的方式附接物体,同时还被适配用于与有助于以有成本效益的方式防止腐蚀的轨道一起使用。还将提出一种相应改进的装置和方法。并且,将提供一种附接轨道、特别是座椅轨道,该轨道使得可以以有利且节省成本的方式避免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6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