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共生菌进行独蒜兰直播育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7152.0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8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秦姣;张石宝;张伟;胡中会;杨玉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昭通芸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63 | 分类号: | A01G22/63;A01G7/06;A01G24/25;A01G2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吴波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共生 进行 独蒜兰 直播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共生菌进行独蒜兰直播育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培养基质中混入印度梨形孢,播种独蒜兰种子共生培养,得共生独蒜兰幼苗。该方法操作简便,首次利用共生菌与独蒜兰种子直接播种育苗,10~15天后,绝大部分种子现绿,30天后,大量原球茎出现原生分生组织,45天后,原球茎长出第一片叶,2个月后,幼苗形成2~3片叶,发育出根,可移栽至苗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兰科植物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共生菌进行独蒜兰直播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是我国特有的花卉资源,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多分布于西南山地森林中。在野外,该种类可附生于多种树木的枝干上,花色绚丽,花期较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该物种的假鳞茎被收入药典,作为“山慈菇”或“冰球子”使用,具有治疗痈肿疔毒、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和蛇虫咬伤的作用。
兰科植物可通过自然分蘖和组织培养等方式进行繁殖,但自然分蘖繁殖系数低,组织培养技术尚不成熟。基于对不同物种所需营养条件的摸索,目前多种兰科植物已能通过无菌播种获得小苗,但无菌萌发育苗生产成本高、步骤繁琐,比如在种子萌发、原球茎分化、幼苗继代和生根壮苗阶段通常需要不同的培养基,且无菌苗出瓶后生长慢,易感病。独蒜兰的人工栽培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赖种子无菌萌发技术获得小苗,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无菌玻璃瓶中的培养基上进行,操作复杂且条件要求苛刻、成本高。虽然共生萌发技术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原球茎分化速度及幼苗成活率,但是目前已经报道与兰科种类共生的菌种屈指可数,且有的共生培养也仅局限在培养瓶中。因此,亟需开发更为高效、低成本的育苗技术,推进独蒜兰的人工繁育,促进野生种群资源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共生菌进行独蒜兰直播育苗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可有效培育出独蒜兰幼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共生菌进行独蒜兰直播育苗的方法,在培养基质中混入印度梨形孢,播种独蒜兰种子共生培养,得共生独蒜兰幼苗。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质由重量比为0.5~2:0.5~2的椰糠与砂砾组成。
优选的,所述印度梨形孢为印度梨形孢悬浮液或印度梨形孢菌块。
优选的,所述印度梨形孢悬浮液是将印度梨形孢接种至PDA液体培养基中,室温振荡培养得到。
优选的,所述播种独蒜兰种子的方式为将独蒜兰种子制备成悬浮液播种或直接播撒。
优选的,所述共生培养的条件为光照10~18h/黑暗10~18h、光强2000~3000Lx、温度20~28℃。
优选的,独蒜兰种子播种后需定期喷水,保持基质表面潮湿。
优选的,当独蒜兰种子出现原生分生组织后,定期喷施无糖的1/2MS营养液、生长激素IAA和6-BA的水溶液。
优选的,所述生长激素IAA和6-BA的水溶液浓度为0.3~1mg/L。
优选的,当独蒜兰原球茎形成后,可将培养温度调至20~22℃进行共生培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次选用印度梨形孢与独蒜兰共生直接播种方法,可用于苗圃育苗或者野外露地种子直播,相对于无菌播种或组织培养具有成本低廉,野外成活率高,无组织退化问题等优点,具有代替组织培养获得种苗的应用价值。
(3)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种子萌发及成苗快,适于推广应用,在兰科药用植物的仿生栽培、珍稀濒危植物的回归、解决独蒜兰栽培产业种苗来源瓶颈问题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昭通芸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昭通芸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7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