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生物的调剖驱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87780.9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5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倩玮;张苗;陈春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C12Q1/64;C12Q1/04;C12Q1/14;C12N1/20;C12R1/44;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王军振;黄健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生物 调剖驱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的调剖驱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油田采出水混合物注入地层中进行调剖驱油,所述油田采出水混合物包括产脲酶细菌、尿素和油田采出水,所述产脲酶细菌能够水解尿素生成碳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油田采出水中的金属离子结合生成碳酸盐沉淀。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的调剖驱油方法,基于产脲酶细菌的生物矿化作用,对地层高渗透区域进行堵塞,降低高渗透区域的渗透性,提高后续驱替液的波及系数,使更多驱替液流经低渗透区和超低渗透区域,增加原油的采出量,适用于油藏二次采油后剩余原油的开发,特别是非均质油藏的开发,并且该方法成本低、适应性强、无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的调剖驱油方法,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油田都经过了多年的生产开发,逐步进入了生产开发后期的水驱阶段,油井的含水量在逐步升高,严重影响了原油产量。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造成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突入油井,使油井含水过多。为了降低油井含水量,改变水驱过程中水的流动方向,提高水驱油采收率,需要对注入井或采油井采用调剖堵水技术,通过注入井调剖或采油井堵水,可以增强后续水驱波及系数,使驱替水流经低渗透区域将此区域原油驱出,提高原油采收率,改善油田开发现状,在油田高含水开发时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注入井调剖方法分为机械调剖、化学调剖以及微生物调剖,机械调剖是通过分层注水来实现的,对于低渗透区域适当增加注水量,使剩余原油驱出,机械调剖适用条件比较局限,在同一储层非均质性很严重的情况下,用机械调剖的方法很难取得良好的调剖效果;化学调剖是通过注水井将化学调剖剂注入油层高渗透区域,形成沉淀、凝胶等体系封堵高渗透水层,使后续注水流经低渗透区域到达采油井,化学调剖剂有沉淀型无机盐类、聚合物冻胶类、颗粒类等,但由于所用的化学调剖剂多为有机、无机以及其他高分子化学药剂,存在地层环境污染、成本高、形成的封堵体系在多孔介质中进入深度有限等的问题;微生物调剖是利用外源微生物和营养液注入地层,或利用内源微生物,使微生物生长代谢产生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对高渗透地层进行堵塞,提高后续水驱效果,由于微生物细胞小,能够运移,可以进入油藏中的死油区和裂缝,易于控制,微生物调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微生物调剖的效果较差,如何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的调剖驱油方法,提高剩余原油的采收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持续关注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的调剖驱油方法,用于提高剩余原油的采收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的调剖驱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油田采出水混合物注入地层中进行调剖驱油,所述油田采出水混合物包括产脲酶细菌、尿素和油田采出水,所述产脲酶细菌能够水解尿素生成碳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所述碳酸根离子与所述油田采出水中的金属离子结合生成碳酸盐沉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生物调剖驱油方法,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剖驱油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将尿素、产脲酶细菌和油田采出水混合得到油田采出水混合物,并将其注入地层,通过产脲酶细菌在地层的生物矿化作用进行调剖驱油,提高原油的采收率,生物矿化具体是指:通过产脲酶细菌的生长代谢产物,将地层环境中的离子转化为固体矿物,产脲酶细菌可以到达地层各个高渗透区域,利用生物矿化作用形成的矿物对地层高渗透区域进行堵塞,降低高渗透区域的渗透性,提高后续驱替液的波及系数,使更多驱替液流经低渗透区和超低渗透区域,提高原油的采出率,且尤其适用于油藏二次采油后剩余原油的开发,特别是非均质油藏,并且该方法成本低、适应性强、无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77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