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缝洞型气藏产能测试的动态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88914.9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5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邹翔;黎隆兴;冉林;毛川勤;宁飞;朱斌;黄睿轩;廖凯;徐洁;谢孟珂;周宏;吴洪波;魏明强;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Q10/04;G06Q50/02;G06F111/10;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洞型气藏 产能 测试 动态 模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洞型气藏产能测试的动态模拟方法,方法先根据缝洞型气藏气井参数,设计并构建串联缝洞系统;然后基于串联缝洞系统流动模型,构建串联缝洞系统气藏流动数学模型,表征出缝洞型气藏产能测试中井底流压线性下降的异常特征;最后建立考虑外围缝洞补给影响的三参数产能方程,并利用三参数产能方程预测缝洞型气藏的气井产能及储气库气井的调峰能力。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缝洞串联模型,建立缝洞系统气藏流动数学模型,计算模拟动态表明,该模型表征出缝洞型气藏产能测试中的异常特征;并建立一种考虑外围缝洞的补给影响的新产能模型,为合理预测储气库井的调峰能力提供简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洞型气藏产能测试的动态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缝洞型气藏的产能较高,是地下储气库的优选库址之一,但缝洞型气藏的非均质性极强,缝洞系统的连通性影响气井产能及储气库的调峰能力。在缝洞型气藏的产能测试过程中发现存在“库容小、产能高”的假象:相当部分的气井在大产量测试下未稳定,流压呈现线性下降,关井压力恢复速度慢,终点压力明显低于初始压力。按常规方式理解,少量采出导致地层压力下降,属于小库容的封闭特征。对比后期的注采动态发现,这类测试资料按常规方法评价,预测的气井产量偏高,实际运行的动态库容又远大于测试期间的库容表现,导致“产能高、采不出”的疑问。
缝洞系统的空间展布复杂,溶洞的导流能力极高,溶洞内的流动压降可忽略不计,缝洞系统的流动压降主要消耗在连接溶洞的裂缝中,主流道上的裂缝导流能力决定了气井的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缝洞型气藏产能测试的动态模拟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缝洞型气藏产能测试的动态模拟方法,包括:
S1,根据缝洞型气藏气井参数,设计并构建串联缝洞系统;
S2,基于串联缝洞系统流动模型,构建缝洞系统气藏流动数学模型,表征出缝洞型气藏产能测试中井底流压线性下降的异常特征;
S3,建立考虑外围缝洞的补给影响的三参数产能方程,并利用三参数产能方程预测缝洞型气藏气井产能及储气库井的调峰能力。
具体的,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基于缝洞型气藏中的气井参数,将气井连通的缝洞系统划分为近井单元和外围单元,构建出宏观的串联缝洞系统的流动模型。然后对缝洞系统的流动压降关系进行描述,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S101,用二项式关系描述近井单元到井筒的流动压降:
p12-pwf2=Aq1+Bq12
其中,p1为近井单元的地层压力,pwf为井底流压,A、B为产能系数;q1为气井的测试流量;S102,用线性关系描述近井单元与外围单元之间的流动压降:
p22-p12=Cq2
其中,p2为外围单元的地层压力,C为外围单元的产能系数;q2为近井单元与外围单元之间的流量,称q2为补给流量。
具体的,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S201:利用近井单元、外围单元的累积产量构成物质平衡方程,形成近井单元、外围单元地层压力的变化关系,构建串联缝洞系统气藏流动的数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未经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89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