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片预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89672.5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1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龙;徐洋;丁剑;丁倩;张冠杰;王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佳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215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片 预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片预制装置,包括浇筑区、静停区、蒸养区、运输轨道以及搬运装置,浇筑区、静停区以及蒸养区依次设置,运输轨道穿过浇筑区、静停区以及蒸养区,搬运装置连接于运输轨道上,浇筑区内设置有成型部件与浇筑部件,浇筑部件设置于成型部件的上方。通过设置的搬运装置以及运输轨道,连通多个作业区,实现自动化清理,同时在浇筑管片时,混凝土在下模板内成型的过程中能够受到充分的挤压,以消除混凝土内的气泡,让混凝土更加紧实,提高管片的成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片生产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管片预制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管片是盾构法施工的隧道结构衬砌主体,对整个隧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后期维护较为困难,故隧道施工,尤其是盾构管片的生产及拼装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有的生产装置自动化程度较低,并且浇筑质量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浇筑质量低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管片预制装置,其能够自动化程度高,并且能够提高管片的浇筑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片预制装置,包括浇筑区、静停区、蒸养区、运输轨道以及搬运装置,浇筑区、静停区以及蒸养区依次设置,运输轨道穿过浇筑区、静停区以及蒸养区,搬运装置连接于运输轨道上,浇筑区内设置有成型部件与浇筑部件,浇筑部件设置于成型部件的上方。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蒸养区内设置有多个蒸养窑,所述静停区内设置有多个静停组,静停组与蒸养窑一一对应,且静停组与对应的蒸养窑之间通过所述运输轨道连接,静停组内设置有多个窑位。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型部件包括底座、下模板、端板、侧边板以及封盖,下模板固定有底座上,下模板的前后端均固定有端板,下模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侧边板,封盖滑动连接于端板上,下模板、端板以及侧边板围成浇筑腔,封板通过滑动密封浇注腔。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侧边板上设置有夹紧件,所述端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封盖滑动连接于端板上,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封盖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锯齿,第一齿轮与第一锯齿啮合;夹紧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凸轮、夹紧板以及第一弹簧;夹紧板一侧的底部固定有卡板,卡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倒齿,夹紧板通过第一弹簧连接至侧边板上,卡板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端板上,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两个端板之间,且第一转轴位于顶板与夹紧板之间,且两个以上第一凸轮固定于第一转轴上,所述下模板上嵌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倒齿,第一倒齿与第二倒齿卡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型部件还包括敲打件,敲打件包括驱动杆、驱动片、第二齿轮、传动链以及敲打组;驱动片固定于所述端板的一侧,驱动片的弧度与所述封盖相适配,驱动片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锯齿,封盖内开设有空腔,驱动杆转动连接于空腔内,且驱动杆的一端贯穿封盖的后端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二锯齿啮合,两个以上敲打组设置于空腔内,敲打组包括转杆、第二凸轮、圆筒、第二弹簧、第一顶杆以及橡胶块,转杆转动连接于空腔内,第二凸轮固定于转杆上,圆筒固定于空腔的底部,第一顶杆插接于圆筒内,且第一顶杆的底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至空腔的底部,橡胶块固定于第一顶杆的底部;传动链套设于转杆与驱动杆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型部件还包括顶推件,顶推件包括气缸与顶板,所述下模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顶板通过气缸连接于底座上,顶板插接于通孔上;顶板底部的连接有推板,所述下模板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限位筒、限位杆、第三弹簧以及第四弹簧;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通过第三弹簧连接至底座上,限位筒固定于下模板的底部,限位杆插接于限位筒内,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的底部,顶板的底部固定有卡块,限位杆的另一端与卡块抵接,第四弹簧套设于限位杆上,且第四弹簧连接限位筒与限位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佳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佳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9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