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aP表面处理的ITO结构LED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0382.2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苏杰;杨祺;潘彬;王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凯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C23C14/04;C23C14/16;C23C14/30;C23C16/04;C23C16/40;C23C28/00;H01L33/06;H01L33/12;H01L33/42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杨丽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ap 表面 处理 ito 结构 led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LE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aP表面处理的ITO结构LED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生长LED外延材料;SiO2掩膜与GaP腐蚀;GaP窗口层表面处理;ITO薄膜沉积;P电极制备;N电极制备;切割,得到所需芯片。本发明制备方法通过使用氩气等离子体轰击处理减薄后的GaP材料表面,可有效降低该表面薄层的P型掺杂浓度,同时将表层刻蚀为粗糙界面,增大该位置的接触电阻,提高电流的横向扩展能力,提升出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aP表面处理的ITO结构LED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具有高光效、低能耗、长寿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及环保性等优势,是公认的新一代绿色光源。目前,LED已广泛应用于高效固态照明领域中,如显示屏、汽车用灯、背光源、交通信号灯、景观照明等。四元系的AlGaInP材料制备的LED发光波长可以覆盖红、橙、黄以及黄绿光波段,业内普遍采用具有透光率高、导电性好的ITO(铟锡氧化物)薄膜来作为提高AlGaInP基LED芯片亮度的透明电极材料。
一般实际LED芯片生长工艺中,会在外延片的GaP层上沉积一层ITO薄膜,然后再蒸镀金属电极作为导电焊盘材料,然而由于金属电极是完全挡光的,如果电流过多地集中在电极正下方发光会导致整个LED的出光效率非常低,亮度也随之受到影响。行业内一般通过将金属电极下方的GaP材料进行腐蚀减薄,从而达到提高出光效率的目的,但是电流扩展和发光亮度仍不理想。因此,解决ITO结构LED芯片的电流扩展问题非常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aP表面处理的ITO结构LED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对电极下方的GaP表面采用氩气等离子体轰击处理,可有效降低GaP表面薄层的P型掺杂浓度,从而使得电极下方的接触电阻偏大,有助于引导电流横向扩展,提升出光效率。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GaP表面处理的ITO结构LED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生长LED外延材料:在GaAs衬底上向上依次生长GaAs缓冲层、N型限制层、N面空间层、多量子阱有源层、P面空间层、P型限制层、P型过渡层、GaP窗口层;
S2、SiO2掩膜与GaP腐蚀:在所述GaP窗口层的GaP表面沉积SiO2作为掩膜,然后通过光刻图形化,用腐蚀溶液腐蚀与预设的P电极正下方对应位置的SiO2和GaP;
S3、GaP窗口层表面处理:将晶圆放入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机中,对预设的P电极正下方对应位置的GaP材料进行氩气等离子体轰击处理,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再用腐蚀液浸泡去除表面SiO2;
S4、ITO薄膜沉积:利用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的气相沉积法)技术,在S3处理好的GaP窗口层表面沉积ITO薄膜;
S5、P电极制备:利用光刻图形化技术在ITO薄膜表面涂覆负性光刻胶、烘烤、曝光、显影后,将晶圆片放入电子束蒸发设备中,蒸镀P电极;
S6、N电极制备:利用研磨、抛光技术对GaAs衬底减薄后,将晶圆片放入电子束蒸发设备中,蒸镀N电极;
S7、切割:利用砂轮或激光沿所制备的晶圆片四周进行切割、分离,得到所需芯片。
氩气等离子轰击作为一种纯物理刻蚀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将GaP表面薄层的磷元素轰击出来,产生大量的五族元素空位,这对三五族元素半导体而言是一种施主杂质,达到表面改性的作用。本发明在对GaP窗口层减薄后,利用ICP设备,通过氩气等离子体轰击处理减薄后的GaP材料表面,再沉积ITO透明导电薄膜,然后再蒸镀P电极可以有效降低该表面薄层的P型掺杂浓度,从而使得电极下方的接触电阻偏大,电流不容易在遮光的金属电极下方聚集,有助于引导电流横向扩展,提升出光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凯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凯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0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鼻泪管支架及其置入装置
- 下一篇:车辆故障管理方法以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