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淡水生态牧场生境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2042.3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6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蔡忍;郑守国;卢文祥;徐青山;王海燕;朱恭饮;鲍禹;余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刘涛 |
地址: | 237100 安徽省六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淡水 生态 牧场 生境 资源 承载力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淡水生态牧场生境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淡水生态牧场水域生态环境资源评价指标;获取多个采集点对应评价指标的具体评价值;根据淡水水域承载力标准和采集点的评价值确定采集点的承载力指数;构建神经网络模型,以采集点的评价值为输入、采集点的承载力指数为输出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后得到承载力评价模型;将待检测采集点的评价值导入承载力评价模型中即可获得待检测采集点的承载力指数。无需收集待评价的淡水生态牧场社会、经济等较复杂因素指标,减少了工作量;通过神经网络模型,使得承载力指数能够更加准确的被预测,为后续的水质分析、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生境资源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淡水生态牧场生境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渔业产业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农业农村部提出了发展现代渔业的指导性意见,为加快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以及促进海洋牧场关键技术在淡水中转化与落地,因此建设淡水生态牧场具有重要意义。
淡水生态牧场的建设需建立在科学评价拟建设水域的环境资源与生物资源容许最大承载力基础上。当前,关于水域承载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式难以匹配淡水生态牧场生境资源承载力评价的需求。
广义上的水域生境资源承载力的评价需获取该水域所在城市城区产生的污染源强分布数据,包括工业污染源,区域生活活动污染源,农业生产活动污染源以及其他污染源。这些污染源数据较多且不易获取,为淡水生态牧场生境资源承载力评价带来一定难度。
淡水生态牧场生境资源承载力评价不仅要考察拟建设淡水生态牧场水域生态环境指标,而且要考察拟建设淡水生态牧场水域的动植物资源指标,但目前水域承载力评价通常只涉及水域生态环境指标,未涉及或较少涉及水域动植物评价指标,难以符合当前淡水生态牧场承载力评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水生态牧场生境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价出采集点的承载力指数。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淡水生态牧场生境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淡水生态牧场水域生态环境资源评价指标;获取多个采集点对应评价指标的具体评价值;根据淡水水域承载力标准和采集点的评价值确定采集点的承载力指数;构建神经网络模型,以采集点的评价值为输入、采集点的承载力指数为输出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后得到承载力评价模型;将待检测采集点的评价值导入承载力评价模型中即可获得待检测采集点的承载力指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上述评价过程中,无需收集待评价的淡水生态牧场社会、经济等较复杂因素指标,减少了工作量;通过获取已有采集点的评价指标参数值及其对应的承载力指数,可以形成数据集,用于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可直接将待检测采集点的评价值导入该模型中即可得到该采集点对应的承载力指数,使得承载力指数能够更加准确的被预测,为后续的水质分析、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未经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2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