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安全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3430.3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1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陶耀东;黄东华;任浩源;徐书珩;王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双湃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江洁;赵玉琴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 安全 多源异构 数据 融合 方法 | ||
1.一种信息安全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采集;
S2、数据的选择;
S3、数据的预处理;
S4、数据的存储;
S5、数据的分析;
S6、数据的融合;
S7、数据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安全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采集工业控制系统及相关网络中系统日志、网络流量数据、安全告警信息、工业控制系统相关的环境数据、相关的监测、审计类传感器数据、风险评估数据以及来自于第三方的威胁情报数据等大规模的异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安全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将上述采集数据进行数据的匹配,匹配相似度为100%的数据进行过滤,选取相似度小于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安全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关键信息提取、格式归一化转换和信息富化处理,处理后的信息将分别输送到存储和大数据分析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安全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由存储层完成原始日志的保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安全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为:流式计算引擎对流量进行实时处理后送其他引擎完成其他分析功能,同时数据在搜索服务器引擎中保存,存入存储层的数据还通过数据存储仓库查询提取至大数据分析层以支持大量非实时性分析工作,Spark计算框架将在系统核心配置用于高性能的存储计算支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安全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为:利用加权平均算法建立数据融合初始模型,之后将数据依次输入初始模型进行结果的预测,将多次预测结果利用贝叶斯概率推理法建立融合数据预测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安全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具体为:通过融合数据分析溯源系统的威胁预警、入侵取证、追踪溯源、攻击反制及攻防态势展现等模块化的具体应用,是建立在安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体现的是该系统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双湃智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双湃智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34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