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隔板纸上翘的动力电池极群叠片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3570.0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9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帅 |
主分类号: | H01M10/14 | 分类号: | H01M1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7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板 纸上翘 动力电池 极群叠片机 | ||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极群叠片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隔板纸上翘的动力电池极群叠片机,包括平台和轮式输送装置以及叠片箱,叠片箱自上而下贯通有堆叠口,堆叠口内能够竖直滑动的设有一个升降板,并且平台上还设有一个用以带动升降板移动的顶升气缸,还包括用以避免极板群叠片时出现隔板纸上翘情况的防翘边装置,防翘边装置包括间接推入机构和限位机构以及抚平机构,叠片箱的上方还设有一个用以辅助极板堆叠的弹性抵触机构,并且弹性抵触机构还通过一个安装架安装在叠片箱上,本申请通过防翘边装置和弹性抵触机构以及升降板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多个正、负极板之间顺利堆叠的同时,也避免了隔板纸出现翘边的情况,提高了叠片效率和叠片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极群叠片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隔板纸上翘的动力电池极群叠片机。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可再生能源储能需求的高速增长,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和出口额均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在起动、储能、动力电池中位居第一,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极群,每个极群是由多个正、负极板叠片叠加而成的,在叠片前,正、负极板上需要包裹隔板纸,当叠片时,需要包裹了隔板纸的正、负极板叠加在一起,在一个极板被推入另一个极板上时,会出现隔板纸上翘的情况,导致极板群在叠加一起后其中的隔板纸不平整,无法达到合格的要求,这样就会影响正常的叠片操作,降低了叠片效率和叠片质量。
目前公开的中国专利CN201720023953.9一种能防止隔板纸上翘的铅酸蓄电池叠片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送料机构的送料上胶轮和送料下胶轮一侧处的侧板一和侧板二以及带有升降驱动机构的升降托板,升降托板设置在侧板一和侧板二之间的位置且升降托板在升降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能在侧板一和侧板二之间的位置上、下移动,在侧板一的顶部上且位于靠近送料上胶轮和送料下胶轮处设置有橡胶片一,橡胶片一的一端与侧板一的顶部连接,橡胶片一的另外一端自然垂下,在侧板二的顶部上且位于靠近送料上胶轮和送料下胶轮处设置有橡胶片二,橡胶片二的一端与侧板二的顶部连接,橡胶片二的另外一端自然垂下,当一个包裹隔板纸的中间极板被送料上胶轮和送料下胶轮送至升降托板上后,自然垂下的橡胶片一的另外一端和自然垂下的橡胶片二的另外一端均与所述一个包裹隔板纸的中间极板的隔板纸一侧相接触,从而将隔板纸的一侧下压至中间极板上防止隔板纸的一侧上翘。
根据上述专利所述,该专利通过设置橡胶片,利用橡胶片自身的特性将送至升降托板上的中间极板上隔板纸的一侧下压至中间极板上,从而使得本发明在叠片过程中,能保证被送至升降托板上的多个中间极板上的隔板纸一侧不上翘,然而,该专利在将极板堆叠时,是将下一块极板推至上一块极板上,在这个过程中,上一块摆放好的极板上的隔板纸会被下一块推入的极板带动,导致隔板纸仍然会出现翘起的情况,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在保证极板群正常堆叠的同时也保证隔板纸不会翘起的叠片机。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隔板纸上翘的动力电池极群叠片机,本申请通过防翘边装置和弹性抵触机构以及升降板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多个正、负极板之间顺利堆叠的同时,也避免了隔板纸出现翘边的情况,提高了叠片效率和叠片质量。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隔板纸上翘的动力电池极群叠片机,包括平台和设置在平台上用以输送包裹了隔板纸的极板的轮式输送装置以及设置在平台上且位于轮式输送装置一侧的叠片箱,叠片箱自上而下贯通有堆叠口,堆叠口内能够竖直滑动的设有一个升降板,并且平台上还设有一个用以带动升降板移动的顶升气缸,还包括用以避免极板群叠片时出现隔板纸上翘情况的防翘边装置,防翘边装置包括设置在平台上且位于轮式输送装置与叠片箱之间的间接推入机构和设置在叠片箱顶部的限位机构以及设置在叠片箱远离间接推入机构一侧的抚平机构,叠片箱的上方还设有一个用以辅助极板堆叠的弹性抵触机构,并且弹性抵触机构还通过一个安装架安装在叠片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帅,未经张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3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员工考核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突变检测分析的方法、设备、可读介质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