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救援用多功能救生船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4590.X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4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赵伟;于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航空基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C9/02 | 分类号: | B63C9/02;B63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郭晶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救援 多功能 救生船 | ||
本发明属于救生船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救援用多功能救生船,包括船体、收卷组件、连接板和固定组件;所述船体底部内侧壁上固接有一组固定壳;所述收卷组件设在固定壳内;所述连接板位于收卷组件侧面;所述连接板侧面固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组件设在固定带端部;所述连接板底部固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固接有连接绳,通过设置固定壳、固定绳、连接板、固定带、固定板、插杆、固定杆和带环,在使用时,救生人员将连接板固接在腿部,之后固定绳与船体上的线轮进行相连接,以此可以对救生人员进行固定,进而减少救生人员在施救时,其意外从船体上落水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船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救援用多功能救生船。
背景技术
救生船是一种救援用船只,用于救生人员乘坐,然后进行救助溺水人员。
目前现有技术中,救生人员拯救溺水者时,其会采用乘坐救生船进行施救,在施救过程中,救生人员需要将身体探出船外,之后拖拽溺水人员,但是在拖拽的过程中,由于重心和溺水人员的挣扎,其会出现救生人员落水的情况;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救援用多功能救生船。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便于救援用多功能救生船,包括船体、收卷组件、连接板和固定组件;所述船体底部内侧壁上固接有一组固定壳;所述收卷组件设在固定壳内;所述连接板位于收卷组件侧面;所述连接板侧面固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组件设在固定带端部;所述连接板底部固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固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底端固接有带环,以此可以对救生人员进行固定,进而减少救生人员在施救时或体力透支时,其意外从船体上掉落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收卷组件包括转轴;所述固定壳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表面固接有线轮;所述线轮表面固接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顶端与连接板固接;转轴端部安装有发条;所述固定壳顶部开设有滑孔;所述固定绳贯穿滑孔,通过发条可以带动转轴和线轮将固定绳进行收卷,以此减少固定绳相互之间缠绕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插杆;所述固定壳侧面壁体内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上下两侧呈对称开设有一对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T形杆;所述固定杆与连接板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固定带端部设有固定板;所述插杆固接在固定板侧面;所述插杆上开设有通孔,以此可以对固定带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与固定板之间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板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部开设有转动腔;所述转轴贯穿转动腔底部壁体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带端部固接在固定轴表面;所述固定轴顶端固接有蜗轮;所述转动腔内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互相啮合,通过该设置可以便于救生人员进行调节固定带的松紧。
优选的,所述固定壳顶侧固接有弧形板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弧形板内部;所述弧形板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支撑块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轮,通过设置支撑块可以对其起到一定的遮挡效果,进行外部的水进入。
优选的,所述船体侧面固接有一对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体顶部侧壁上固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箱盖之间通过鸭嘴扣可拆卸固接;所述船体侧壁上固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侧面与箱体固接,在使用前,救生人员可以向箱体内放置救生器械,在需要使用时进行拿取,方便进行施救。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侧壁上固接有气囊垫;所述固定环顶侧固接有气囊圈;所述气囊圈与气囊垫之间通过气管互相连通;所述箱盖底侧固接有挤压环,以此可以提高密封效果箱体。
优选的,所述箱盖内部设有磁块;所述箱盖底侧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为铁材质制成;所述固定框底侧固接有网板;所述网板顶部设有干燥剂,通过内部设置的干燥剂,以此可以起到防潮的效果,从而减少箱体内部的救生器械受潮的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航空基础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航空基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45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设备与智能场景画质参数调整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兔圆小囊转移因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