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样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5077.2 | 申请日: | 202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8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东;张冰冰;卢水淼;尹洪超;夏晓峰;李鹏冲;李彪;付云;李钧;郝叶红;朱成华;来建宾;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1N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装置 | ||
1.进样方法,所述进样方法为:
两位多通阀切换到第一状态,样品依次通过两位多通阀的二个端口、第一储液单元、另二个端口和第一泵;同时,第二泵依次连通两位多通阀的二个端口、第二储液单元和另二个端口,所述第二泵推动载液,利用载液推动所述第二储液单元内的样品进入两位多通阀下游的混合管道;
两位多通阀切换到第二状态,样品依次通过两位多通阀的二个端口、第二储液单元、另二个端口和第一泵;同时第三泵依次连通两位多通阀的二个端口、第一储液单元和另二个端口,所述第三泵推动载液,利用载液推动所述第一储液单元内的样品进入所述混合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状态中,第二泵工作的同时,第三泵推动稀释液通过两位多通阀的二个端口进入所述混合管道;
在第二状态中,第三泵工作的同时,第二泵推动稀释液通过两位多通阀的二个端口进入所述混合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位多通阀是十通阀,在第一状态中,样品依次通过第十端口、第九端口、第一储液单元、第六端口和第五端口,稀释液依次通过第八端口和第七端口,第二端口、第一端口、第二储液单元、第四端口和第三端口依次连通;在第二状态中,样品依次通过第十端口、第一端口、第二储液单元、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稀释液依次通过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八端口、第九端口、第一储液单元、第六端口和第七端口依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中,第二泵和第三泵同时工作,稀释液和载液的流量之比等于稀释倍数减去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进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样品稀释倍数的确定方式为:
载液推动储液单元内的样品无稀释地进入所述混合管道下游的分析仪,分析仪输出样品的浓度;
若所述浓度超出浓度线性范围,计算稀释倍数,使得稀释后的样品的浓度落在所属浓度线性范围内;
所述两位多通阀切换状态,按照所述稀释倍数提供稀释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和第二泵是注射泵,所述第一储液单元和第二储液单元是储液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液和稀释液采用同一种液体。
8.进样装置,所述进样装置包括两位多通阀、第一储液单元和第一泵,所述第一储液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位多通阀的端口,所述第一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两位多通阀的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装置还包括:
第二泵和第三泵,所述第二泵和第三泵的输入端分别选择性地连通稀释液或载液,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位多通阀的端口;
第二储液单元,所述第二储液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位多通阀的端口;
当两位多通阀切换到第一状态时,样品依次通过两位多通阀的二个端口、第一储液单元、另二个端口和第一泵;同时,第二泵依次连通两位多通阀的二个端口、第二储液单元和另二个端口,利用载液推动所述第二储液单元内的样品进入两位多通阀下游的混合管道;
当两位多通阀切换到第二状态时,样品依次通过两位多通阀的二个端口、第二储液单元、另二个端口和第一泵;同时第三泵依次连通两位多通阀的二个端口、第一储液单元和另二个端口,利用载液推动所述第一储液单元内的样品进入所述混合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位多通阀是两位十通阀,进样管连通第十端口,第一泵连通第五端口,第二泵连通第八端口,第三泵连通第二泵,第三端口和第七端口连通所述混合管道,第一端口选择地连通第十端口或第二端口,第三端口选择地连通第二端口或第四端口,第五端口选择地连通第四端口或第六端口,第七端口选择性连通第八端口或第六端口,第九端口选择性地连通第十端口或第八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和第二泵是注射泵,所述第一储液单元和第二储液单元是储液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50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墙穿墙管道防渗水封堵装置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液体转移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