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温潜油电缆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5799.8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2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曲方舟;熊需海;王静;曲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方舟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克拉玛依天兴泰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29;H01B7/2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一诺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66 | 代理人: | 王建男 |
地址: | 110178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温 电缆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超高温潜油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导线、聚酰亚胺薄膜、第一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改性PTFE绝缘层、第二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和金属管防护套,其中金属导线表面绕包聚酰亚胺薄膜,该聚酰亚胺薄膜形成耐高温绝缘层,所述耐高温绝缘层外部套装第一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第一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外部缠绕改性PTFE薄膜并形成改性PTFE绝缘层,第二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编织在PTFE绝缘层外部,金属管防护套包裹在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潜油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绕包绝缘层的厚度为0.2-0.6mm;所述改性PTFE绝缘层的厚度为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潜油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防护套为厚度0.5~2mm的不锈钢管或铜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潜油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和/或第二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的厚度为0.05~0.2mm。
5.一种超高温潜油电缆的制作方法,制作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超高温潜油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金属导线外部绕包聚酰亚胺薄膜,聚酰亚胺薄膜形成耐高温绝缘层,在耐高温绝缘层的外表面编织耐第一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
步骤2、在第一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外部绕包改性PTFE薄膜形成改性PTFE绝缘层;
步骤3、在改性PTFE绝缘层外表面编织第二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
步骤4、采用焊管工艺在第二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外部包裹金属管防护套,并通过拉拔工艺使金属管防护套变细,同时使耐高温绝缘层第一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改性PTFE绝缘层和第二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被压实;
步骤5、将金属管防护套两端焊死密封,放置在高温炉中进行热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温潜油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PTFE薄膜的制作方法如下:将PTFE粉料、稀土防老剂和补强剂充分搅拌混合,放模具中冷压后高温烧结获得PTFE薄膜坯料,将PTFE薄膜坯料车削为薄片状,将薄片状PTFE薄膜坯料压延获得增强改性PTFE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高温潜油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TFE粉料、稀土防老剂和补强剂按照质量份数配比,分别为,80~90份PTFE粉料,1~2份稀土防老剂,8~19份补强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超高温潜油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防老剂是氧化钕、氧化镧、氧化铈等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所述补强剂是粒度为20~1000目云母粉、高岭土、硅微粉、玻璃纤维粉等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超高温潜油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和/或第二无机纤维编织绝缘层为玻璃纤维、石英纤维、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组合混合编织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超高温潜油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热处理温度为380~400℃,处理时间30~9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方舟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克拉玛依天兴泰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方舟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克拉玛依天兴泰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57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