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生沟草植物种植扩繁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7043.7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6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福先;李春岭;邵长旺;倪红军;何树金;张忠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临港海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4/4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黄城 |
地址: | 061113 河北省沧***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生 植物 种植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水生沟草植物种植扩繁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每年秋季对虾养殖结束后,排干池塘的余水,对池底晾晒、冬化,春季实施清淤或耕耙,疏松池底土壤结构,生长沟草的池塘,随着温度降低,沟草死亡,沟草植物体连同种籽一同沉落在池塘底部表层的泥土中。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水生沟草植物种植扩繁栽培方法采用的是设置苗床培苗法,在沟草生长茂密的原生地,采用铺设纤维网的方法,对生长的沟草进行培苗,移植栽培;经人工移植栽培的沟草,当年秋季结出种籽,于来年春季,开始自然扩繁生长,向适宜深度的底部逐年蔓延,达到扩繁规模;沟草生长占据养殖水域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30%,即利于对虾养殖环境的耦合,又不会对养殖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沟草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水生沟草植物种植扩繁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沟草(又称川曼藻),当地百姓称为杂毛,是一种生长在高盐水域,底部土质比较松软,富含有机污泥,在适宜温度、光照条件下,吸收水体和底泥中的营养成分的耐盐维管束植物。
现有技术中,沟草在养殖水域中繁生,在适温和适宜水体深度,依靠光照吸收水体底泥中的营养生长、分枝、爬蔓蔓延,从而转化、降解、消除养殖水体中危害对虾生长的有机有害成分,对养殖水质环境起着重要的调控、改善、保护作用。经对沟草生长池塘检测,对养殖对虾有害的亚硝酸盐为0.01mg/L,氨氮为0.2mg/L,溶氧在5—6mg/L以上,而无沟草生长的池塘水质,相关指标都高出3—4倍,溶解氧特别是底层在3mg/L及以下。养殖水域生长适宜数量密度的沟草植物,在高温季节为对虾生长起到遮光栖息作用,对虾喜欢在沟草丛中栖息。在沟草生长期间的嫩芽阶段,还可作为对虾的食料,被对虾觅食。
但是,在养殖水域或池塘,钩草生长不加控制,任其蔓延,会占据大量水体空间,也会对养殖对虾造成不利,当植物体老化死亡,会腐败变质,植物体内所存物质向水体中还原,影响水质;且沟草为一年生植物,依靠种籽繁衍生长,每年的7月份开花产生籽粒,入秋后随着温度降低,植物体死亡,连同种籽一同下沉到水底的底泥中,到来年春季4月份,随着天气转暖,水温的逐渐升高,在光照条件下,浅水区域的沟草种籽开始发芽生长;该植物种籽比较小,又下沉到底泥中,不易采集,给栽培种植推广,用于促进对虾养殖成为一项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生沟草植物种植扩繁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生沟草植物种植扩繁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每年秋季对虾养殖结束后,排干池塘的余水,对池底晾晒、冬化,春季实施清淤或耕耙,疏松池底土壤结构,生长沟草的池塘,随着温度降低,沟草死亡,沟草植物体连同种籽一同沉落在池塘底部表层的泥土中;
选用玻璃纤维网作为苗床基材;
玻璃纤维网的裁剪长度为5米,将裁剪的玻璃纤维网铺放在生长沟草的池底,水深度约在30—40厘米处,并在玻璃纤维网的平面上方撒一层厚度为0.5 厘米,且带有沟草种籽的泥土;
待水温适宜时,沟草种籽发芽生长,胚芽在泥土中,穿过玻璃纤维网的孔径,在沟草群体生长的作用下,沟草根系和沟草植物体与玻璃纤维网结合,当沟草的植物体生长高度达5厘米以上时,形成沟草苗床;
将沟草苗床上提卷起,沟草苗不出现散落即可,将沟草苗床移植到需要栽培种植的池塘水域,按放在适宜的水深底部;
沟草苗床移植栽培时,沟草苗床应放置在池塘水深30—40厘米,底面平整、泥土松软处,按每亩面积移植苗床不少于10m2。
优选的,铺设玻璃纤维网作为苗床基材时,玻璃纤维网的网目孔径为5mm,宽幅110厘米,长度100米。
优选的,将裁剪的玻璃纤维网于春季池塘进水前,铺放在生长沟草的池底。
优选的,玻璃纤维网铺放前,疏松池底泥土,玻璃纤维网与土壤结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临港海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沧州临港海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7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