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井自动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8512.7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2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亮;邵媛媛;纪业;卢立厂;何帅;王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2D29/16;E02D31/02;E03F3/04;E03F5/04;E03F5/22;H02G9/1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吴杉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自动 排水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井自动排水装置,包括集水井和设置在集水井中的潜污泵,集水井为设置在电缆井的正下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缆井自动排水装置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图纸的设计过程、集水井的布设过程、电缆井的布设过程、电缆井进口管道的布设过程、潜污泵与排水管道的安装过程;此发明通过在集水井的下侧设置由集水井、潜污泵和排水管道组合构成的排水结构,从而让雨水天气从井盖边缘流入至电缆井中的雨水可以集中流入到集水井中,并再通过潜污泵与排水管道将其积水排入至市政工程的雨水井之中,从而有效避免电缆井中存在大量积水,而使电缆长期浸泡在水中,以导致电缆绝缘性下降,从而影响到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井施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井自动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电网的迅速发展,电缆、干线入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全国多地的经济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成为国家电网的发展前沿,而电缆进线电缆井在雨水天气其内部会从井盖位置处流入一定雨水,从而在井道之内形成积水,而电缆长期浸泡在水中,容易使电缆绝缘性下降,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并存在放电等风险,从而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井自动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井自动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集水井和设置在集水井中的潜污泵,所述集水井为设置在电缆井的正下方,其电缆井的上方开设有上位连接口,其上位连接口的位置处连接有电缆井进口管道,所述电缆井进口管道的上端安装有井盖,所述电缆井的下侧面开设有下位连接口,其下位连接口的位置处安装有集水井盖,所述潜污泵为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集水井底部的泵体安装座上,所述潜污泵的排水端口连接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另一端与雨水井相连通,所述电缆井进口管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搭座,所述井盖搭设在搭座上,且井盖的上表面与电缆井进口管道的上侧面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下位连接口与上位连接口的位置相对应,且上位连接口与电缆井进口管道之间、下位连接口与集水井的连接位置处均通过防水砂浆进行封口处理。
优选的,所述电缆井进口管道、集水井和电缆井均为通过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其电缆井进口管道、集水井和电缆井的内侧壁均做有防水处理,且其抗渗等级为P8。
优选的,所述电缆井进口管道的侧壁上预埋有第一攀爬扶手,所述电缆井的侧壁上预埋有第二攀爬扶手,所述集水井的侧壁上预埋有第三攀爬扶手,所述第一攀爬扶手和第二攀爬扶手为位于同侧进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集水井盖由边框和钢杆组合构成,且其边框尺寸与下位连接口的尺寸相对应,所述钢杆与边框之间为一体成型,且钢杆为等间距设置,且相邻钢杆之间的设置间距不得大于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道采用外防腐涂装工序进行处理,其外防腐涂装工序依次为第一底漆涂抹工序、第一面漆涂抹工序、第一玻璃布包覆工序、第二面漆涂抹工序、第二玻璃布包覆工序、第三面漆涂抹工序、第三玻璃布包覆工序、第四面漆涂抹工序和第五面漆涂抹工序。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道上连接有止回阀。
优选的,所述集水井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液位控制开关,其潜污泵为通过液位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
一种电缆井自动排水装置的使用方法,该电缆井自动排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图纸的设计过程,通过现场测绘,然后再对测绘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成图纸;
步骤二:集水井的布设过程,通过将集水井在指定位置进行布设;
步骤三:电缆井的布设过程,通过将电缆井在指定位置进行布设,并将电缆井与集水井进行连接;
步骤四:电缆井进口管道的布设过程,对电缆井进口管道进行布设,并将电缆井进口管道与电缆井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8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