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5G技术的农用无人机作业远距离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8939.7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9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邓继忠;叶家杭;雷落成;罗明达;张子超;李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君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5 | 代理人: | 冼柏恩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技术 农用 无人机 作业 远距离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无人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5G技术的农用无人机作业远距离控制方法,所述农用无人机作业远距离控制方法通过采用飞手远程操控的方式,来帮助农场主进行无人机作业;而农场主只需要将无人机充电并带动待作业区域,然后将作业所需要使用的物品装载在无人机上,并将需要作业的区域信息发送给飞手;待启动无人机后,飞手通过5G网络远程对无人机进行控制,并根据无人机实时回传的数据信息实时调整无人机的作业姿态。通过上述改进,使得处于作业空窗期的飞手可以远程协助农场主控制农用无人机进行飞行作业,从而能够充分利用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应用5G技术的农用无人机作业远距离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无人机植保的装备和技术发展迅速,植保无人机已发展成为一种高效、可靠的植保机具。另外,植保无人机虽然适用于各种农田作业环境,如平原、山地、丘陵等农田,但目前其植保作业主要应用于大田作物,在土地流转的小块田地、山地、丘陵应用较难,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块田地、山地、丘陵等地带的植保作业对飞手的操控水平的要求较高,一般需要熟练飞手在作业现场采用手动模式操控植保无人机,以便保证操控的安全和作业质量。此外,小块田地、山地、丘陵农田作业效率较低,植保作业服务收益不高,因此专业植保组织难于服务到户。面向小块田地、山地、丘陵推广应用无人机植保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熟练操控植保无人机的飞手较为缺少。另外,熟练的飞手需要脱产培训,有的无人机机型的飞手脱产培训时间可长达1-2周,培训后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的积累。由于植保无人机作业的季节性、广袤地域作物成熟期等的不同,飞手总体虽然短缺,但仍然有部分飞手处于相对空闲状态;这部分有空窗期的飞手,由于考虑到作业时间、作业成本,因此不愿意大范围跨区作业,但若能在线上指导或操作,则这些飞手可以成为有效的存量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5G技术的农用无人机作业远距离控制方法,所述农用无人机作业远距离控制方法通过采用5G通讯的方式,使得处于空窗期的飞手远程协助农场主控制农用无人机进行飞行作业,从而能够充分利用资源。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5G技术的农用无人机作业远距离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农场主将无人机带到待作业区域,并启动无人机;无人机中的控制装置控制无人机上的5G通信模块初始化,待5G通信模块初始化后,控制装置打开搭载在无人机上的图像采集模块;
S2、农场主将作业区域的位置信息发送给预约好的飞手;
S3、飞手通过农场主发来的地图信息,获得待作业区域的作业范围以及对应的作业时间;
S4、飞手控制无人机作业,搭载在无人机上的图像采集模块实时对作业区域进行视频拍摄,同时将拍摄的视频流信息通过5G网络回传给地面控制站,位于地面控制站的飞手根据视频流信息实时观察作业区域的情况以及无人机飞行状态信息,以便对无人机进行实时调整;
S5、作业完成后,飞手控制无人机着陆,并通知农场主,农场主到达着陆地点后,关闭无人机,并将无人机带回。
优选的,在步骤S1中,农场主将无人机充满电并带至作业区域后,需要自行将无人机作业所需要的物品安装在无人机上。
优选的,在步骤S2中,农场主利用手机下载瓦片地图,并在瓦片地图上标记出待作业的区域,标记完成后,农场主将地图信息发送给预约好的飞手。
优选的,在步骤S3中,所述的无人机的飞行状态信息包括无人机当前的速度、无人机电池的电量、无人机的高度、无人机的速度、无人机目前的经纬度、无人机机头位置。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搭载在无人机上的USB摄像头。
优选的,地面控制站与无人机之间还设置有中转服务器,所述中转服务器为云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89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