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淡化-提铀联产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98982.3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3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刘宁;李茹民;张宏森;刘琦;朱佳慧;刘婧媛;陈蓉蓉;于静;孙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22B60/02;C22B7/00;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立超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3217 | 代理人: | 王大为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淡化 联产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海水淡化-提铀联产装置,该装置由预处理模块(1)、净化提铀模块(2)、反渗透提铀模块(3)组成;预处理模块(1)包括沉砂区(1-1)、氧化杀菌区(1-2)和气浮区(1-3);净化提铀模块(2)包括灭菌提铀管(2-1)、过滤区(2-2)及吸附区(2-3);反渗透提铀模块(3)中石英砂过滤器(3-6),活性炭过滤器(3-7),阻垢剂加药器(3-1),保安过滤器(3-2),高压水泵(3-4)和反渗透装置(3-3)依次连接;反渗透装置(3-3)中部设置的浓缩水管(3-3-1)与浓盐水提铀器(3-5)第四进水口(3-5-6)相连;
沉砂区(1-1)罐体(1-1-1)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倒圆锥型,第一进水管(1-1-2)一端与罐体(1-1-1)外壁相切,第一进水管(1-1-2)另一端设置有纱网(1-1-3),网眼尺寸为1~5mm;罐体(1-1-1)下测设置有气提泵(1-1-9);罐体(1-1-1)内靠近进水管(1-1-2)设置有第一隔板(1-1-4),第一隔板(1-1-4)与罐体(1-1-1)内壁相切;罐体(1-1-1)中部设置有主轴(1-1-5),主轴下端安装有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的沉砂浆(1-1-6);沉砂区(1-1)与氧化杀菌区(1-2)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1-1-7),第二隔板(1-1-7)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1-8),第一进水口(1-1-8)与第一进水管(1-1-2)分别在第一隔板(1-1-4)两侧;第一进水口(1-1-8)上方设置有投药罐(1-2-1),投药罐(1-2-1)加药位置距离罐底1-1.2m;投药罐(1-2-1)与罐体(1-1-1)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2-2);第二隔板(1-1-7)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三隔板(1-2-3)与第四隔板(1-2-4),在第三隔板(1-2-3)远离第一进水口(1-1-8)一侧设置有第二上水口(1-2-5),在第四隔板(1-2-4)远离第二上水口(1-2-5)一侧设置有第三上水口(1-2-6);第四隔板(1-2-4)上方主轴(1-1-5)安装有搅拌桨(1-2-7);氧化杀菌区(1-2)与气浮区(1-3)之间设置有第五隔板(1-2-8),搅拌桨(1-2-7)与第五隔板(1-2-8)上边缘相切;第五隔板(1-2-8)中部设置有第四上水口(1-3-1),边缘设置有第五上水口(1-3-2)与第六上水口(1-3-3);气浮区(1-3)设置有第一溶气室(1-3-4)与第二溶气室(1-3-5),第一溶气室(1-3-4)与第二溶气室(1-3-5)分别设置有第一溶气管(1-3-11)、第二溶气管(1-3-12),第一溶气室(1-3-4)与第二溶气室(1-3-5)分别通过第五上水口(1-3-2)与第六上水口(1-3-3)与氧化杀菌区(1-2)相通;第五上水口(1-3-2)与第六上水口(1-3-3)设置有第二阀(1-3-6)与第三阀(1-3-7);第四上水口(1-3-1)与第二进水管(1-3-8)相连,第二进水管(1-3-8)内设置有与第一溶气室(1-3-4)、第二溶气室(1-3-5)相连的第一布气管(1-3-9)、第二布气管(1-3-10);气浮区(1-3)内主轴上部(1-1-5)设置有刮杂板(1-3-14);气浮区(1-3)上部设置有储杂室(1-3-15),下部设置有出水管(1-3-16);储杂室(1-3-15)设置有出杂口(1-3-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89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