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热负荷分布比例确定高炉最佳操作炉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98988.0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4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邵思维;车玉满;肇德胜;张磊;谢明辉;李仲;郭天永;费静;姚硕;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2 | 分类号: | C21B7/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徐喆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负荷 分布 比例 确定 高炉 最佳 操作 方法 | ||
1.一种通过热负荷分布比例确定高炉最佳操作炉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纵向上通过高炉各段冷却壁、划分的各区域的热负荷分布规律、占比和相互的关系,反应高炉内部的热流分布状态,确定高炉操作炉型的合理性;横向上通过根据不同部位、区域的特征,控制不同部位不同的标准差值、极差值、和偏差率,确保横向圆周炉型的均匀合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纵向上将高炉由下至上分为炉腹,炉腰,炉身下部0~3.0m,炉身下部3.0~6.0m,炉身中部6.0~7.8m五部分区域;
2)高炉纵向占比中所分出的五个区域中的热负荷满足:
P腹=(26±2)%,P腰=(12±2)%,PⅠ=(31±2)%,PⅡ6.0=(21±2)%,PⅢ=(9±2)%;
其中,P腹为炉腹的热负荷值占五部分区域的总热负荷值的百分比;
P腰为炉腰的热负荷值占五部分区域的总热负荷值的百分比;
PⅠ为炉身下部0~3.0m的热负荷值占五部分区域的总热负荷值的百分比;
PⅡ为炉身下部3.0~6.0m的热负荷值占五部分区域的总热负荷值的百分比;
PⅢ为炉身中部6.0~7.8m的热负荷值占五部分区域的总热负荷值的百分比;
3)P腰P腹,炉腹的热负荷值控制在1200kw-1700kw,且风口上沿至炉腹部位为整个炉体所有部位中,热负荷波动最小的部位;
圆周方向:偏差率σ腹控制在50%,R腹3.0kw,S腹1.5kw;
偏差率σ腹为炉腹单根水管热负荷数据的标准差除以其算数平均值;
R腹为炉腹极差值,极差值为同层单根水管的热负荷的最大值减去其最小值;
S腹为炉腹标准差,标准差为同高度部位冷却壁圆周方向所有单根水管热负荷数据的标准差值;
4)P腰PⅢ,P腰为PⅢ的1.1~2.2倍;同时在圆周均匀性上控制偏差率σ腰55%,S腰7.0Kw,R腰8.0kw;
偏差率σ腰为炉腰单根水管热负荷数据的标准差除以其算数平均值;
R腹为炉腹极差值;
S腹为炉腹标准差;
5)确保炉身下部的炉身角拐点处的热负荷值控制在1600-2500kw,炉身下部0~3.0m的热负荷值应是全高炉承受热负荷最高的部位;σⅠ50%,SⅠ7.0kw,RⅠ11.0kw;
σⅠ为炉身下部0~3.0m的偏差率;
RⅠ为炉身下部0~3.0m的极差值;
SⅠ为炉身下部0~3.0m的标准差;
6)确保炉身下部3.0~6.0m的热负荷值炉身下部0~3.0m的热负荷值,且炉身下部3.0~6.0m的热负荷值较炉身下部0~3.0m的热负荷值低8%~15%;
7)使炉身中部6.0~7.8m的热负荷值为全炉最低部位,且炉身中部6.0~7.8m的热负荷值为500-800kw;σⅢ50%,SⅢ2.5kw,RⅢ4.0kw;
σⅢ为炉身中部6.0~7.8m的偏差率;
RⅢ为炉身中部6.0~7.8m的极差值;
SⅢ为炉身中部6.0~7.8m的标准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热负荷分布比例确定高炉最佳操作炉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若P腰接近甚至小于PⅢ,则高炉转变为边缘结厚炉型,减轻边缘焦炭负荷,缩短风口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热负荷分布比例确定高炉最佳操作炉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炉身下部3.0~6.0m的热负荷值控制在1400~2200kw;σⅡ50%,SⅡ9.0kw,RⅡ10.0kw;
σⅡ为炉身下部3.0~6.0m的偏差率;
RⅡ为炉身下部3.0~6.0m的极差值;
SⅡ为炉身下部3.0~6.0m的标准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89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袋
- 下一篇:一种利用超声测量液晶光栅内部结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