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桩基实验的高应变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99793.8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3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希才;周猛猛;王东;丁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21512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桩基 实验 应变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桩基实验的高应变检测装置,包括两个竖直导向柱,竖直导向柱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台;通过采用对齐冲击的方式对桩体进行冲击检测,可有效避免重锤冲击时发生倾斜并对桩体造成桩体造成破坏,方便对桩体进行保护,保证实验正常进行,并且保证桩体与重锤进行面接触,提高重锤对桩体所产生冲击力的均匀性,同时避免重锤对桩体冲击位置发生偏移,提高冲击准确性,提高检测精度,当重锤冲击完成后,重锤保持在竖直导向柱和滑动台上,从而避免重锤滑落并带来安全隐患,同时避免采用吊车的方式时,吊绳对重锤的自然下落工作造成影响,提高重锤在固定高度位置时对桩体的冲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桩基实验的高应变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桩基实验用高应变检测是一种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实验时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检测建筑工程地面承载能力以判断其是否能够满足建筑要求。
桩基实验时需要通过重锤对桩基进行冲击,传统的冲击方式是通过吊车将重锤吊起,之后放松吊绳使重锤下落,从而完成冲击工作,而采用此种检测方式时,重锤下落容易发生倾斜,导致重锤底部无法与桩体顶部保持平面接触,倾斜后的重锤边缘位置容易对桩体造成冲击破坏,导致桩体开裂,重锤对桩体的冲击位置容易发生偏移,影响检测精度,当重锤冲击完成后,其在桩体顶部容易发生倾斜滑落,导致安全性较差,并且重锤下落时,重锤通过吊绳拉动吊车上的线辊转动,从而导致线辊和吊绳对重锤的自然下落造成影响,导致重锤的冲击力下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桩基实验的高应变检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桩基实验的高应变检测装置,包括两个竖直导向柱,竖直导向柱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台,两个滑动台之间安装有重锤,每个竖直导向柱的侧壁上均安装有震荡波检测仪;
所述竖直导向柱侧壁上开设有槽口,槽口内设置有提升机构,所述滑动台上设置有锁定机构,提升机构用于通过锁定机构将滑动台提起,锁定机构用于松开重锤并使重锤自然下落。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安装在滑动台顶部的T型楔板和滑动安装在槽口上的滑板,滑板的侧壁上倾斜开设有两个弧形滑槽,两个弧形滑槽的方向相反,弧形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上啮合设置有齿排,齿排安装在滑板上,第一齿轮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壁上安装有拐角卡板,拐角卡板的底部卡装在T型楔板上;
其中,滑板与提升机构连接,两个齿排位于两个第一齿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上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蜗杆,第一蜗杆左右两侧均啮合设置有第一蜗轮,第一蜗轮转动安装在滑板上,第一蜗轮上安装有第二转轴;
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上滑动扣设有弧形槽板,弧形槽板的外壁上安装有插板,插板的外端穿过第二转轴并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导向柱的槽口内设置有两个同步拉带,同步拉带上下两侧传动设置有同步轮,同步轮中部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转动安装在竖直导向柱内壁上,两个同步拉带之间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与滑板连接;
所述竖直导向柱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齿轮,两个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同步拉带上的支撑轴传动连接,两个第二齿轮相互啮合连接;
还包括顶板,顶板安装在两个竖直导向柱的顶部,顶板底部安装有双输出减速器和第二电机,双输出减速器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双输出减速器的两个输出端均设置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外端设置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竖直导向柱上的一个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9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