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源数据的三绕组主变压器事件分析处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03390.6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2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雷剧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V20/40;G06V20/52;G06Q10/00;G06Q50/06;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忠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绕组 变压器 事件 分析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三绕组主变压器事件分析处理方法和系统,其中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根据主变压器各监测装置的动作信息和时标信息进行故障判断和处理;通过保护的动作类型进行主变压器的内和/或外部故障的初步判断;根据主变压器的故障类型提取相应的历史设备数据和现场设备数据进行差异比较,基于差异比较的结果对主变压器的故障进行进一步确定和处理;基于主变一、二次设备的健康度对主变设备、主变控制回路以及后台信号进行故障判断和处理。本发明通过获取主变压器各部分的相关数据,分别进行对应的故障判断及处理,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并且梳理了主变事件故障分析过程,大大缩短了故障查找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三绕组主变压器事件分析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变电站无人化的不断推进,变电事件发生后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到现场检查,但是变电站位置大多数处于偏远地区,这导致工作人员到站需要花费时间较长。此外,遇到恶劣天气等问题也会阻碍工作人员的现场检查工作。
目前变压器轻瓦斯动作后,根据最新规定轻瓦斯(包括本体及分接开关)报警后,应按照紧急缺陷处理流程,申请停电对相关变压器进行检查及处置,在未停电情况下运维人员不得去变压器现场检查,严防由于突发故障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但是现有的处理方式只是孤立、比较片面去查找分析事件情况,一方面会消耗大量时间查找,另外一方面会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从而延误恢复供电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处理方式只是孤立、比较片面去查找分析事件情况导致消耗大量时间查找且分析结果不准确从而延误恢复供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三绕组主变压器事件分析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主变压器各监测装置的动作信息和时标信息进行故障判断和处理,若主变压器各监测装置均无故障,则继续后续步骤;
通过保护的动作类型进行主变压器的内和/或外部故障的初步判断;
根据主变压器的故障类型提取相应的历史设备数据和现场设备数据进行差异比较,基于差异比较的结果对主变压器的故障进行进一步确定和处理,若主变压器无故障,则继续后续步骤;
基于主变一、二次设备的健康度对主变设备、主变控制回路以及后台信号进行故障判断和处理。
进一步的,根据主变压器各监测装置的动作信息和时标信息进行故障判断和处理,具体包括:
获取主变压器各监测装置的动作信息和对应的时标信息;
根据各装置的时标信息进行时间转换,统一到同一时间轴上之后对各装置的动作信息进行判断,若监测装置发生故障,则转入检修操作,时间转换根据如下公式进行:
式中,是重新映射时间轴,是启动记录的实际时间,是各监测装置记录的相对时间,是各监测装置的修正参数。
进一步的,当主变压器被初步判断为内部故障时,根据主变压器的故障类型提取相应的历史设备数据和现场设备数据进行差异比较,基于差异比较的结果对主变压器的故障进行进一步确定和处理,具体包括:
获取主变压器在线监测装置数据和历史试验数据;
根据获取的数据依次进行多种方式的异常数据判断,若在任一判断方式中出现异常数据,则判断主变压器发生内部故障并转入检修操作,多种方式的异常数据判断具体包括:
将主变压器各组分量与各组分告警值进行比较,若任一组分量超过对应告警值,则认为对应组分量数据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3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