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四线智能电能表的运行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3393.X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5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常仕亮;成涛;陈文瑛;吴高林;吴嘀;何珉;邹波;骆凯波;郑可;冯凌;杜杰;张家铭;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贾依娇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智能 电能表 运行 异常 检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相四线智能电能表的运行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电网运维技术领域,通过实际运行数据以及标准负荷特性的规律研判智能电能表的运行状态,提高研判准确率。所述方法包括:一种智能电能表的运行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智能电能表的运行数据;根据运行数据确定第一判定结果;根据运行数据中的总功率因数、第一元件功率因数、第二元件功率因数和第三元件功率因数的数值的绝对值确定第二判定结果;计算功率关系数值,根据功率关系数值确定第三判别结果;若第一判定结果、第二判定结果以及第三判别结果至少有一个为不满足,则判定智能电能表处于异常运行状态,并生成报警信息发送至监控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网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三相四线智能电能表的运行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相关工作人员在检测三相四线智能电能表时,需要采用三相电能表现场检验仪、用电检查仪等设备接入三相四线智能电能表端钮盒,通过测试设备显示各元件的电压、电流、相位角、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以及电压相序、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和三相四线智能电能表显示值进行比对,进而研判三相四线智能电能表运行状态。
现有的智能电能表的运行异常检测方法,需要工作人员在现场在带电的计量回路接线操作,使用相位伏安表、三相电能表现场检验仪、用电检查仪、钳形万用表等测试仪器,在电能表端钮盒处测试电压、电流、相位等数据,进而对智能电能表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安全风险高,测试仪器成本也较高,此外判断结果受到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影响,因此准确性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相四线智能电能表的运行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用电检查等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严重的计量差错、电量纠纷、线损异常、安全事故等风险,导致三相四线智能电能表运行状态研判准确性低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相四线智能电能表的运行异常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智能电能表的运行数据;
根据所述运行数据中的总功率因数、第一元件功率因数、第二元件功率因数和第三元件功率因数的数值确定第一判定结果;
根据所述运行数据中的总功率因数、第一元件功率因数、第二元件功率因数和第三元件功率因数的数值的绝对值确定第二判定结果;
计算所述第一元件功率因数、所述第二元件功率因数、所述第三元件功率因数和所述总功率因数的功率关系数值,根据所述功率关系数值确定第三判别结果;
若所述第一判定结果、所述第二判定结果以及所述第三判别结果至少有一个为不满足,则判定所述智能电能表处于异常运行状态,并生成报警信息发送至监控终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数据中的总功率因数、第一元件功率因数、第二元件功率因数和第三元件功率因数的数值确定第一判定结果,包括:
读取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所述智能电能表的运行象限和功率因数角,采用所述运行象限和所述功率因数角在所述智能电能表对应的指标数据库中查询对应的第一指定研判指标;
将所述总功率因数、所述第一元件功率因数、所述第二元件功率因数和所述第三元件功率因数的数值分别与所述第一指定研判指标进行比对,得到多个比对结果;
若所述多个比对结果中至少有一个比对结果为不满足则生成用于指示不满足的第一判定结果。
可选地,所述得到多个比对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多个比对结果中全部比对结果为满足,则生成用于指示满足的第一判定结果。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数据中的总功率因数、第一元件功率因数、第二元件功率因数和第三元件功率因数的数值的绝对值确定第二判定结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33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