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液固分相吸收剂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08707.5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0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金显杭;任恩泽;杨云;蒲裕;刘昕;余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吕玲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二氧化碳 分离 液固分相 吸收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CO2分离的液固分相吸收剂,以N‑甲基二乙醇胺为主体,包含活化剂哌嗪、有机溶剂及水,其中N‑甲基二乙醇胺的质量百分比为20‑40%;活化剂哌嗪的质量百分比为3‑15%;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30‑60%,水的质量百分比为0‑40%;所述液固分相吸收剂吸收CO2气源前为均一液相,吸收CO2气源后自发形成液固两相,CO2富集在固相,经分离得到固相,仅固相进行解吸,解吸得到的吸收剂循环使用。在解吸过程中仅需加热固体,无升温显热和水蒸发潜热,进而降低CO2解吸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CO2分离的液固分相吸收剂。
背景技术
目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断开发新型高效吸收剂以期降低化学吸收法CO2捕集能耗。一类新型吸收剂,相变吸收剂,被提出。相变吸收剂吸收CO2前均相,吸收CO2后形成两相,得到CO2负载极高的CO2富集相,仅CO2富集相进入解吸单元,从而减少进入解吸单元的量,降低解吸过程能耗。
中国专利申请“一种用于酸性气体分离的MDEA复合吸收剂及分离方法”(申请号201610035154.3,公开日2016年5月4日)、中国专利申请“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液-液相变吸收剂及应用”(申请号201910378327.5,公开日2019年7月26日)、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反应相变CO2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910771297.4,公开日2020年9月22日)和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捕集二氧化碳的相变吸收剂及捕集二氧化碳的方法”(申请号201911218162.1,公开日2020年2月18日)均提出了一种相变吸收剂,该类吸收剂吸收CO2后形成液液分相,富集CO2的液相进入解吸单元。在解吸过程中的能量并没有完全用于CO2解吸,还有一部分用于溶液升温和溶剂蒸发。
为进一步降低CO2捕集能耗,一类液固分相的相变吸收剂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开发。该类相变吸收剂吸收CO2后形成液固分相,富集CO2的固相进入解吸单元,解吸的能量全部用于CO2解吸。中国专利申请“用于捕获二氧化碳的系统和方法”(申请号201310046925.5,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提出采用氨基-硅氧烷化合物吸收CO2后得到固体反应产物。中国专利申请“乙二胺和DMA制备两相吸收剂脱除生物氢烷气中CO2的方法”(申请号201711311798.1,公开日2018年6月19日)提出乙二胺与DMA混合得到液态两相吸收剂,该吸收剂与CO2反应生成固体沉淀物。中国专利申请“一种从气体混合物中双相吸收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申请号201310631961.8,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提出烯胺与有机溶剂组成双相吸收剂,有机溶剂为C1~C10的醇类、甲苯、DMF、DMAC,气体混合物中的二氧化碳通过与本吸收剂接触后产生沉淀而除去。以上液固分相的相变吸收剂组成组分易挥发或不是常见胺,价格昂贵,经济性有待考察。
综述所述,开发一种基于工业应用的成熟的液固分相相变吸收剂具有实用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CO2分离的液固分相吸收剂,该液固分相吸收剂吸收CO2前为均一液相,吸收CO2气源后自发形成液固两相,CO2富集在固相,经分离得到固相,仅固相进行解吸,解吸得到的吸收剂循环使用。在解吸过程中仅需加热固体,无升温显热和水蒸发潜热,进而降低CO2解吸能耗。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8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