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锥齿轮铣齿加工进给速度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11096.X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0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青;周清;郭晓东;谭儒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3;G06F119/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李勇;康海燕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齿轮 加工 进给 速度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锥齿轮铣齿加工进给速度优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以预设的恒定进给速度fconst对齿坯进行铣齿切削,获得刀位点铣齿过程中的切向切削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步骤二,以切向切削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中的峰值作为刀具许用切削力Flim,或者基于等式求得刀具许用切削力Flim,然后基于计算式对进给速度进行调整优化,式中i=1,2,3,...,C,f(i)为优化后的第i次加工时的进给速度,Fc(i)为以恒定进给速度铣齿的第i次加工时刀位点的切向切削力,C为刀位轨迹中刀位点序号总数,其能够优化进给速度,以提高铣齿效率,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旋锥齿轮铣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螺旋锥齿轮铣齿加工进给速度优化 方法。
背景技术
螺旋锥齿轮,又称螺旋伞齿轮,泛指齿面节线为曲线的锥齿轮,作为传递两相交或交错 轴间运动的重要基础元件,具有重叠系数大、传递平稳和承载能力高的优点。在制造装备业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精密机床、矿山、飞机、车辆、船舶和能源等领域。螺旋 锥齿轮传递运动主要依靠一对齿轮啮合的共轭齿面,该共轭齿面加工切削运动复杂,通常采 用多轴铣齿机床联动(通常需要3-5轴)控制铣齿刀与齿坯之间的相对展成运动或成形运动 铣削得到。这种复杂的铣齿原理,导致铣齿过程中未变形的切屑形状实时变化,切削力难以 预测,合理的工艺参数难以选定,铣齿刀磨损状态不易监测。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通 常根据经验方法选取,导致不能完全发挥现有铣齿刀的切削性能;铣齿刀磨损状态通常采用 人为观察判断的方法,但该方法的观察结果因人而异。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立铣刀铣 削加工和圆柱齿轮加工两个方面,且多采用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使 得分析时间成本增高。同时,铣齿加工工艺参数和铣齿刀磨损状态是影响铣齿加工效率、成 本和齿面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铣齿加工效率、确保加工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对螺旋 锥齿轮铣齿工艺参数优化和对刀具磨损状态监测十分必要。
铣齿加工工艺参数是影响铣齿效率、齿面加工质量和铣齿刀磨损的主要因素。增大进给 速度,增加了单位时间材料去除率,但同时会导致切削力过大,造成刀具磨损加速,齿面加 工质量下降;较少的切削用量,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齿面加工质量和减缓了刀盘磨损,但延 长了加工时间,降低加工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选择合理的铣削工艺参数,不仅能 提高加工效率和确保齿面加工质量,也有利于减缓铣齿刀磨损延长铣齿刀使用寿命。目前铣 齿工艺参数选择通常采用依据现有文献和相关经验选取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局限性(通常参 数选取较保守不能很好发挥铣齿刀的切削性能),降低了铣齿切削效率。并且根据锥齿轮加工 原理,切齿加工过程中的切削面积实时变化,为了保证每次切削面积差异不大,切削力较为 平稳,每次切削进给速度等加工参数应相应变化。对于传统机械式铣齿机,纯机械结构制约 了这种在切削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但随着数控技术发展,全数控螺旋锥齿轮铣齿机 (铣齿机摒弃传统摇台、刀倾和变性等复杂机构,建立六轴联动)被广泛应用到锥齿轮加工 中,为灵活控制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参数提供了可行性。目前,切削加工参数优化研究主要是 通过有限元分析技术得到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实现进给率优化,但该方法分析时间成本高, 且研究多集中在铣削加工和圆柱齿轮加工过程。因此,为了提高铣齿加工效率,确保铣齿加 工质量,对铣齿加工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具有必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锥齿轮铣齿加工进给速度优化方法,其能够优化进给速度 提高铣齿效率,减少刀具磨损,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述的螺旋锥齿轮铣齿加工进给速度优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以预设的恒定进给速度fconst对齿坯进行铣齿切削,获得刀位点铣齿过程中的切 向切削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10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