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洗机的水路控制方法、电器及双洗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11841.0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2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阙强;樊媛媛;杨名;丁江龙;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02 | 分类号: | D06F39/02;D06F33/34;A47L11/24;G05D1/02;D06F10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贾少华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洗机 水路 控制 方法 电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双洗机的水路控制方法、电器及双洗机,双洗机的水路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电器的预设请求;获取第二电器的预设状态;根据第二电器的预设状态控制第一电器是否执行预设动作;其中,预设请求为进水请求,预设状态为进水状态,执行预设动作为进水;或者,预设请求为排水请求,预设状态为排水状态,执行预设动作为排水;其中,第一电器与第二电器共用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第一电器为衣物处理设备且第二电器为地面清洁器,或者第一电器为地面清洁器且第二电器为衣物处理设备。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避免了进水速率慢和容易溢水的问题,提高了双洗机的工作智能化程度和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洗机的水路控制方法、电器及双洗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智能电器的快速发展,扫地机逐渐地走进了家家户户,智能化的扫地机需要一个专用进水管用于冲洗扫地机内腔的脏污及灰尘,并且通过专用的出水管将污水排出。目前家用洗衣机也同样需要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实现洗涤、漂洗和脱水的进水和出水功能,但是家庭内的使用空间有限,扫地机和洗衣机如果使用相互独立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且工作于不同的独立空间,会造成家庭内过多的水路铺设且造成电器占地面积增加,从而降低用户的满意度。
现有技术中,洗衣机和扫地机共用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且共用一个占地空间,有利于节省占地空间且有利于实现二者的水路共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洗衣机和扫地机可能会出现同时进水或者同时排水的情况,同时进水会导致水流量过大,进水管的水流量无法满足洗衣机和扫地机的水流需求,使洗衣机和扫地机工作效率过低,同时排水时排水量过大,会导致水无法及时排出至下水道时,容易导致水外溢至屋内或者回灌至洗衣机和扫地机影响其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双洗机的水路控制方法、电器及双洗机,避免了进水速率慢和容易溢水的问题,提高了双洗机的工作智能化程度和使用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洗机的水路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电器的预设请求;
获取第二电器的预设状态;
根据所述第二电器的预设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电器是否执行预设动作;
其中,所述预设请求为进水请求,所述预设状态为进水状态,所述执行预设动作为进水;或者,所述预设请求为排水请求,所述预设状态为排水状态,所述执行预设动作为排水;
其中,所述第一电器与所述第二电器共用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所述第一电器为衣物处理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器为地面清洁器,或者所述第一电器为地面清洁器且所述第二电器为衣物处理设备。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器的预设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电器是否执行预设动作,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电器的预设状态判断所述第二电器是否处于预设阶段;
当所述第二电器处于所述预设阶段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器禁止执行预设动作;
当所述第二电器未处于所述预设阶段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器执行预设动作;
其中,所述预设状态为所述进水状态时所述预设阶段为进水阶段,所述预设状态为所述排水状态时所述预设阶段为排水阶段。
可选地,所述预设状态为所述排水状态,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器的预设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电器是否执行预设动作,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电器的排水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排水故障;
当存在所述排水故障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器禁止执行预设动作;
当不存在所述排水故障时,根据所述第二电器是否处于排水阶段控制所述第一电器是否执行预设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1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热管的恒温混合伴热系统
- 下一篇: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