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11904.2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1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段端志;刘衡;林启敬;蒋庄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D3/10 | 分类号: | B24D3/10;B24D3/34;B24D18/00;C22C47/14;C22C47/02;C22C49/02;C22C49/14;B22F5/00;B22F3/10;C22C10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金属 复合 结合 剂超硬 磨料 砂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金刚石或CBN磨料表面粘接包裹一层合金钎料后烘干得到超硬磨料体;
S2,将玻璃纤维在分散剂溶液中分散均匀,然后加入合金钎料,在真空、高温环境下进行热处理后冷却得到玻璃纤维金属复合体;
S3,将超硬磨料体、玻璃纤维金属复合体和增强体混合均匀,制成砂轮毛坯,将砂轮毛坯置在真空环境、温度800℃-950℃下保温10-20min进行真空烧结,即可得到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按重量份数包括超硬磨料体10–30份、玻璃纤维金属复合体40-60份、增强体20-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润湿剂和粘结剂在金刚石或CBN磨料表面包裹一层合金钎料,加热至200℃烘干,制作成超硬磨料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金属复合体按重量份数包括玻璃纤维2-30份和合金钎料70-98份;所述合金钎料采用Ni–Cr合金钎料、Cu–Sn–Ti合金钎料或Ag–Cu–Ti合金钎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剂溶液浓度为10–100mg/L,加入合金钎料制备玻璃纤维金属复合体的温度为400℃-55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润湿剂为液体石蜡或甘油,分散剂溶液中的分散剂为脂肪酸、聚乙烯或聚氧化乙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强体为Al2O3粉、SiO2粉、Cu粉、Fe粉、Ni粉、Co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0–50μm,长径比为5:1–30:1,合金钎料和增强体的纯度均高于99.9%,合金钎料和增强体粉末的粒度均为-100目,磨料粒度尺寸小于85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金属复合体采用塑料孔模制备,玻璃纤维金属复合体直径大小与塑料孔模的孔径大小一致,塑料孔模的孔径优化方法为物理数学建模方法,以砂轮的使用寿命最高作为孔径优化的目标函数:
L=L(n,Vf,D,s,C,G,P)
并以σb≥[σb],q≤[q]作为主要约束条件,其中,n为砂轮转速,Vf为进给速度,D为砂轮直径,s为需要优化的孔径大小,C为金刚石或CBN磨料浓度,G为与砂轮结构形状相关的参数,P为与被加工工件材料物理性能相关的参数,σb表示了由复合结合剂对磨粒把持强度所确定的约束条件,q表示了由接触弧区平均热流密度所确定的约束条件,求解上述目标函数,获得塑料孔模的孔径s的最佳数值。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按重量份数包括超硬磨料体10–30份、玻璃纤维金属复合体40-60份、增强体20-4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19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石膏基防火门芯板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太阳能热吸收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