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锥齿轮的综合啮合刚度的获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13854.1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4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青;郭瑞祺;郭晓东;谭儒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齿轮 综合 啮合 刚度 获取 方法 | ||
1.一种螺旋锥齿轮的综合啮合刚度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为:
S1:基于多齿对和啮合状态分析,结合给定的齿轮的位移转角和目标齿对在理论啮合位置处的转角,获取产生接触的单齿对;
S2:基于单齿对之间的贯入量、单齿对之间的啮合刚度,获得所有产生接触的齿对的分配载荷;
S3:基于单齿对之间的变形量和分配载荷,获取多齿啮合状态下的综合啮合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锥齿轮的综合啮合刚度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为:选择满足下式的齿对;
f(θ)-Ei(θi)≥0;
其中,θ表示给定的齿轮的位移转角;Ei(θi)表示传动误差,其中i=1,2,3;θ2表示给定的目标齿对在理论啮合位置处的转角;θnt表示啮合点处法矢与圆周切矢方向的角度,Rc表示啮合点所处圆周的半径;
其中,θ1、θ2和θ3存在如下关系:
ZG为大轮或者小轮齿数,θ1表示给定的目标齿对的前序齿对的转动角度,θ3表示给定的目标齿对的后序齿对的转动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锥齿轮的综合啮合刚度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为:
S21:判断λi(θ)是否大于0,若大于0,则进入S22,反之则令Fni=0,进入S24;
S22:给定初始分配载荷FNi和迭代的步长ΔFN;
S23:基于S22的Fni,获取单齿啮合刚度KGPi,然后判断FNi是否满足下式,若满足,则进行S24,
否则令FNi=FNi+ΔFN,重新进行S22;
KGPi表示单齿啮合刚度,λi(θ)表示贯入量;
S24:输出Fni;
S25:判断输出的Fni是否满足下式,若满足,则进入所述S4,否则重新选择齿轮的位移转角和目标齿对在理论啮合位置处的转角,重新进行S1,直至输出的FNi满足下式。
其中Tp为选定大轮或者小轮的扭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锥齿轮的综合啮合刚度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多齿啮合状态下的综合啮合刚度的方法如下式所示:
其中:δki表示第k对啮合轮齿的变形量,δki=λi(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38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