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通信系统用低热释放型感温光电复合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1164.0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8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汤代兵;廖孝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宇洪光电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295;H01B7/32;H01B7/17;H01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5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系统 低热 释放 型感温 光电 复合 电缆 | ||
本发明涉及复合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通信系统用低热释放型感温光电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电缆、光缆和感温线缆,所述电力电缆、光缆、感温线缆以一定节距绞合形成电缆绞合体,所述电缆绞合体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填充层、第一绕包层、隔氧层、第二绕包层和外护层;所述填充层包覆在电缆绞合体表面并填充电缆绞合体的间隙之间,所述填充层表面包覆有第一绕包层,所述第一绕包层表面挤包有隔氧层,所述隔氧层表面包覆有第二绕包层,所述第二绕包层表面挤包有外护层。本发明具备良好的阻燃性,燃烧滴落物少,烟气毒性低,腐蚀性小的耐环境性能,满足数据中心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可通过远程集中控制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型光电线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5G通信系统用低热释放型感温光电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加快5G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整个网络行业注入了活力。如今,西方经济体正试图与中国集中推出的5G技术展开竞争。然而,大规模地实现这一飞跃将取决于采用新的电缆技术。在世界各地,基于铜的移动回程架构正在升级为通过光纤的分组传输架构。光缆可以传输更高的带宽,因此是未来的5G网络产品处理速度所必不可少的配置。与5G网络相匹配的小型基站,新的设备和产品等,都必须能够处理更高的速度和密度,同时减少延迟,消耗更少的能源,产生较少的热量等。
在万物互联的今天,智慧城市的5G基站、WiFi设备、安防设备、交通监控设备、气候检测系统等应用逐渐增加,且需要解决设备的取电问题,光电混合组网解决方案,采用“光电复合缆+室外ONU+网线跳线+终端设备”的组网方式,光电复合缆远距离传输到多功能智能杆,在多功能智能杆上配置光电复合缆+室外ONU,为多种终端设备提供信号传输与电力供应,此解决方案可满足设备高宽带的要求,同时减少线缆使用,在城市布线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将会越来越普及,POL(Passive Optical LAN)无源全光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城市网解决方案,其以带宽容量更大、传输距离更长、体积/重量更小、使用和维护成本更低的单模光纤为介质,技术上采用在电信运营商光纤到户宽带接入市场上早已广泛使用的PON技术。除了突破传统以太网的传输距离限制外,得益于PON技术的无源分光特性,POL相比传统的以太网交换机方案,还可以节省汇聚层有源设备,以及由此带来的机房空间、配电和散热等一系列开支。POL全光网最大的特点是网络设备ONU和OLT分别置于设备端和核心机房,ONU和OLT之间没有有源设备,传输距离长,ONU有源设备点分散。如果采用传统方式,数据光缆和供电铜缆分别布放,其材料成本、施工成本、管理维护成本将远高于一体的光电复合缆。POL全光网要实现室内真正意义上的全光网,即使只是在设备末端采用短距离铜缆跳线的话,也必须要考虑室内ONU数据光缆和供电铜缆的同步布防,并简化线缆及路由设计和实施,而光电复合缆及其管理系统将是最佳选择。当前光电复合缆在5G通信系统赋能智慧园区的公共安防、无线通信、巡更、车辆管理系统等已经广泛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5G 通信系统用低热释放型感温光电复合电缆,具有长距离信号传输功能与供电功能于一体的光电混合电缆,包括电力电缆与光缆及感温数据线缆三大部份组成,从新材料使用与结构设计上面满足可靠的耐环境性能要求;为达到低热释放的要求在结构设计上面使用多层填充与绕包设计,同时使用一种新型材料,该材料燃烧性能符合GB31247-2014 不燃电缆光缆中的B1级阻燃技术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宇洪光电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宇洪光电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1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