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中空玻璃加工的立式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1320.3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0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何磊;曾敏俊;刘文体;陈建;孙元春;韩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内江)玻璃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B65G37/00;B65G13/00;B05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41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中空玻璃 加工 立式 传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空玻璃加工的立式传输装置,包括下输送组件、上输送组件,以及设置在下输送组件和上输送组件之间的竖向立式输送组件,竖向立式输送组件包括支撑机架,以及并排设置在支撑机架内部的两组传输带组件,两组并排的传输带组件之间形成有输送通道,且两组传输带组件反向旋转以使得两组传输带组件在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为同向传输;竖向立式输送组件的中间位置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对中空玻璃在线涂胶的覆盖式滚胶机构,覆盖式滚胶机构在输送通道内运输中的中空玻璃的推动作用下,同时从中空玻璃的中心位置逐步向其两侧进行无动力滚动式涂胶;本发明减少驱动装置的使用,实现节能和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空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空玻璃加工的立式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单层玻璃由两片尺寸相同的前片玻璃和后片玻璃构成,将两片玻璃的周边封胶密封,使玻璃层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玻璃制品,且在将两片涂覆有胶体的玻璃对折粘贴后,需要对玻璃进行加热融化胶体,重新精细的调整两片玻璃的相对位置,因此利用立式传输单层玻璃。
现有的立式传输大多为倾斜输送方式,为了避免中空玻璃会沿着输送装置下移,需要额外在中空玻璃的下端设置可以变形的挡板,在接收中空玻璃时呈平面状态,立式传输装置在运输中空玻璃时变形成为挡板,造成输送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
同时需要在水平传输阶段完成对单层玻璃的涂胶,以及将两个相邻单层玻璃翻面对折粘连操作,导致整个中空玻璃加工的运输线过长,占用过大空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空玻璃加工的立式传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立式传输装置在运输中空玻璃时变形成为挡板,造成输送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以及在水平传输阶段完成对单层玻璃的涂胶,以及将两个相邻单层玻璃翻面对折粘连操作,导致整个中空玻璃加工的运输线过长,占用过大空间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中空玻璃加工的立式传输装置,包括下输送组件、上输送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下输送组件和上输送组件之间的竖向立式输送组件,所述下输送组件上的中空玻璃依次传输至所述竖向立式输送组件,且所述中空玻璃在所述竖向立式输送组件的带动从下到上移动并转移至所述上输送组件;
所述竖向立式输送组件包括支撑机架,以及并排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架内部的两组传输带组件,两组并排的所述传输带组件之间形成有输送通道,且两组所述传输带组件反向旋转以使得两组所述传输带组件在所述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为同向传输;
其中,所述竖向立式输送组件的中间位置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对中空玻璃在线涂胶的覆盖式滚胶机构,所述覆盖式滚胶机构在所述输送通道内运输中的所述中空玻璃的推动作用下,同时从所述中空玻璃的中心位置逐步向其两侧进行无动力滚动式涂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每组所述传输带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架上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设有往复式循环转动的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置物挡板;
所述输送通道两侧的所述传动链条上的每两个置物挡板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输送通道内的每两个所述置物挡板形成用于运输所述中空玻璃的支撑料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机架包括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两组所述传输带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门架和所述第二门架内,所述置物挡板超出所述第一门架以及所述第二门架的边缘,所述第一门架与所述第二门架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中空玻璃在所述下输送组件和上输送组件之间移动的移位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覆盖式滚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两个平行侧面的承载支架,以及分别铰接在同一个所述承载支架上的两个旋转板,其中,安装在同一所述承载支架的两个所述旋转板之间设有涂胶辊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内江)玻璃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内江)玻璃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1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驾驶员监测与识别的座舱协同控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槽针入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