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距和地隙可调的大田作物冠层信息采集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21798.6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8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翟志强;熊坤;陈宇翔;杜岳峰;朱忠祥;宋正河;毛恩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李全旺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距 可调 大田作物 信息 采集 机器人 | ||
1.一种轮距和地隙可调的大田作物冠层信息采集机器人,包括感知模块(100)、车体固定机构(2)、车体滑动机构(3)、轮距调节模块(4)、地隙调节模块(5)、后轮行驶机构(7)和前轮转向机构(8),其特征在于,感知模块(100)安放在车体固定机构(2)上,轮距调节模块(4)、地隙调节模块(5)、后轮行驶机构(7)与前轮转向机构(8)均安装在车体固定机构(2)的下方,轮距调节模块(4)通过驱动车体滑动机构(3)相对于车体固定机构(2)的移动以调节轮距尺寸,地隙调节模块(5)用于调节地隙尺寸,后轮行驶机构(7)用于实现机器人的行驶功能,前轮转向机构(8)用于实现前轮转向功能;
感知模块(100)包括双目相机信息采集机构、GNSS定位模块(103)、决策控制器(104)、感知控制器(105)和蓄电池(106),双目相机信息采集机构包括双目相机支架(101)、高精度双目相机(102)和相机连接架(107),其中,双目相机支架(101)固定安装在车体固定机构(2)上,相机连接架(107)固定连接在双目相机支架(101)上,高精度双目相机(102)安装在双目相机支架(101)上,高精度双目相机(102)与感知控制器(105)连接,高精度双目相机(102)将采集到的信号数据传输给感知控制器(105);
感知控制器(105)与决策控制器(104)相互通信;
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决策控制器(104)控制机器人及时调整状态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增加信息采集机器人的适用灵活性;
GNSS定位模块(103)与感知控制器(105)相连,GNSS定位模块(103)为信息采集机器人提供定位导航,传递信息采集机器人的位置信息;
感知控制器(105)采用NX SUB开放板作为作物冠层信息处理的核心,将双目相机采集的外界信息传递给感知控制器(105),感知控制器(105)根据双目相机采集到的作物冠层信息进行处理,提取作物行线,用于机器人巡迹的依据;同时,感知控制器(105)将会与NX SUB开放板进行串口通信,根据大田作物的种植情况及时通过决策控制器(104)发出控制信号调整机器人的轮距和地隙,使机器人能够及时调整状态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机器人的自动巡迹;
轮距调节模块(4)包括横向电推杆(401)、横向电推杆安装座(402)、水平直线滑动模组A(403)、电推杆顶杆支撑座(404)、滑轨轨道(405)和水平直线滑动模组B(407),其中,
车体固定机构(2)既充当感知模块(100)的载物平台,也作为轮距调节模块(4)的一部分,实现一物多用;
水平直线滑动模组A(403)与水平直线滑动模组B(407)相互平行且分别设置于车体固定机构(2)的左右两侧;
水平直线滑动模组A(403)与水平直线滑动模组B(407)里面均安装有滑轨轨道(405),车体滑动机构(3)通过滑轨轨道(405)搭载在车体固定机构(2)上;
横向电推杆安装座(402)固定连接在车体滑动机构(3)上,电推杆顶杆支撑座(404)安装在车体固定机构(2)上;
横向电推杆(401)一端通过横向电推杆安装座(402)安装在车体滑动机构(3)上,另外一端通过电推杆顶杆支撑座(404)安装在车体固定机构(2)上;
当进行轮距调节时,决策控制器(104)向横向电推杆(401)发送电信号,横向电推杆(401)运动带动车体滑动机构(3)在滑轨轨道(405)上向左运动,而车体固定机构(2)始终不动,从而实现车体滑动机构(3)相对于车体固定机构(2)的相对运动,进一步的实现了轮距调节;
地隙调节模块(5)包括垂向电推杆(501)、地隙调节L型安装座(502)、竖直导向杆座A(503)、竖直导向杆体A(504)、竖直导向杆座B(505)、竖直导向杆体B(506)、上层支撑梁(507)、下层支撑梁A(601)、下层支撑梁B(602)、下L型连接板(603)和上L型连接板(604),
两侧的上层支撑梁(507)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车体固定机构(2)和车体滑动机构(3)上;
竖直导向杆体A(504)与竖直导向杆体B(506)的一端分别套在竖直导向杆座A(503)与竖直导向杆座B(505)里面,另一端分别与下层支撑梁A(601)或者下层支撑梁B(602)固定连接;
竖直导向杆座A(503)与竖直导向杆座B(505)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层支撑梁(507);
垂向电推杆(501)设有结构完全相同的两组,对称布置在左右两侧;
垂向电推杆(501)的一端通过地隙调节L型安装座(502)螺栓固定在上层支撑梁(507)上,另外一端通过下L型连接板(603)固定在下层支撑梁A(601)上;下L型连接板(603)和上L型连接板(604)通过螺栓连接在下层支撑梁A(601)上,下L型连接板(603)和上L型连接板(604)起到加固连接的作用,稳定下层支撑梁A(601);
当进行高度调节时,决策控制器(104)给垂向电推杆(501)发送电信号,由于垂向电推杆(501)两端都固定,所以当垂向电推杆(501)运动时,驱动竖直导向杆体A(504)与竖直导向杆体B(506)相对竖直导向杆座A(503)与竖直导向杆座B(505)做伸缩运动,从而实现高度调节;由于左右两侧对称且结构完全相同,在此过程中,两侧的垂向电推杆(501)以相同的速度和时间进行工作,从而有保证左右两侧高度调节一致,不会发生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17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