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土壤的齿辊式破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26837.1 | 申请日: | 202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7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宋爽;李晓楠;王东辉;王雅静;暴凯凯;赵建港;黄瑞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28;B02C23/02;B02C4/42;B02C4/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季红军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土壤 齿辊式 破碎 | ||
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的齿辊式破碎机,破碎机中,可动齿辊和固定齿辊配合以破碎来自进料斗的土壤,可动齿辊和固定齿辊之间的间隙可调且位于进料斗的正下方;螺纹杆贯穿一对滑块且螺纹杆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齿辊轴线和第二齿辊轴线,第二电机连接并驱动螺纹杆转动,耙型横梁贯穿一对滑块以随滑块移动,耙型横梁的底面设有阵列排布的多齿钉耙,多齿钉耙无限接近且不接触可动齿辊或固定齿辊,防堵塞刮齿,经由底座固定于机架上,防堵塞刮齿位于可动齿辊的辊齿之间且垂直于第二齿辊轴线延伸或防堵塞刮齿位于固定齿辊的辊齿之间且垂直于第一齿辊轴线延伸。齿辊式破碎机有效避免粘附在齿辊上的土壤影响破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泥去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土壤的齿辊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齿辊式破碎机主要应用在中等硬度及以下物料的中碎与细碎,如煤、页岩、砂岩等,包括单辊式和双辊式。以双辊式齿辊破碎机为例,物料连续送入进料口,经齿辊咬合而破碎。在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某些粒径较大的土壤中污染物浓度高,且有较多污染物集中在土壤内部,简单处理难以达到修复目标,因此需要将土壤破碎后再进行处理。目前实际修复工程中的应用土壤破碎机,多选择矿山开采过程使用的齿辊式破碎机,因为该种破碎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不易发生过粉碎现象,但矿石一般粘性小,不会出现堵塞问题,而在进行污染土壤修复时,一般会加喷淋水防止扬尘,导致土壤粘性增大,堵塞进料口和齿辊。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不断推进,有大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关停,遗留下大量污染场地待处理。土壤中的污染物可通过扬尘和人体暴露等途径,被人体接触和吸入。某些污染物还会在植物中富集,被食用后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此外我国土地资源极其匮乏,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进行污染土壤修复、增加可利用的土地面积非常必要。因此一种适应于土壤的、不易堵塞的齿辊式破碎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土壤的齿辊式破碎机,能够应用于土壤异位化学淋洗过程中的用于土壤的破碎,达到污染土壤破碎过程中避免粘性较大的土壤堵塞进料口和齿辊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土壤的齿辊式破碎机包括:
机架,其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进料斗,其连通所述进料口,所述进料斗为梯形块状结构;
固定齿辊,其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壳体中;
可动齿辊,其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壳体中,可动齿辊的第二齿辊轴线平行于固定齿辊的第一齿辊轴线,所述可动齿辊和固定齿辊配合以破碎来自进料斗的土壤,所述可动齿辊和固定齿辊之间的间隙可调且位于所述进料斗的正下方;
防堵塞装置,其固定于所述进料斗,防堵塞装置包括,
一对滑轨,其设于所述进料斗的上表面,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齿辊轴线和第二齿辊轴线,
一对滑块,其滑动连接于所述一对滑轨,
螺纹杆,其贯穿所述一对滑块且螺纹杆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齿辊轴线和第二齿辊轴线,
第二电机,其连接并驱动所述螺纹杆转动,
耙型横梁,其贯穿所述一对滑块以随所述滑块移动,耙型横梁的底面设有阵列排布的多齿钉耙,所述多齿钉耙无限接近且不接触所述可动齿辊或固定齿辊
防堵塞刮齿,其经由底座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防堵塞刮齿位于所述可动齿辊的辊齿之间且垂直于所述第二齿辊轴线延伸或防堵塞刮齿位于所述固定齿辊的辊齿之间且垂直于所述第一齿辊轴线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6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